什么是"云计算"?(一)---概念篇
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在数字化领域,基础设施云化、核心技术互联网化、应用数据智能化趋势明显。未来5-10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将牵引中国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云计算"服务于数字经济,助推数字产业化,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蓬勃发展是必然趋势。 一、内涵特征(一)内涵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关于"云计算"的定义如下:"云计算"是一种模型,它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通过网络按需访问一个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池(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这些计算资源能够被快速地提供和释放,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管理成本或服务提供商干预的最小化 国际标准组织(ISO)对于"云计算"的定义也非常类似:"一种基于网络访问的可弹性伸缩的共享物理或虚拟资源池的典型范例,并可支持按需自助发放和管理"。 狭义上讲,"云计算"是一种提供资源的模式,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云"上资源,按需求量使用,并且可以看成是无限扩展的,只要按使用量付费就可以,"云"就像自来水一样、我们可以随时获取水资源,并且不限制用量,按照自己的用水量付费给自来水厂就可以。 广义上讲,"云计算"是与信息技术、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一种服务,"云计算"把许多计算资源集合起来,这种计算资源共享池叫做"云",然后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管理,只需要很少的人参与,就能快速提供资源。也就是说,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商品,可以在互联网上流通,就像水、电、煤气等一样,可以方便地取用,且价格较为低廉。 "云计算"依赖两大关键能力:抽象和编排。"云计算"提供商将底层物理基础设施抽象为共享的资源池,然后通过编排(和自动化)将一组资源从池中取出并传递给用户。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云计算"与传统虚拟化的区别:虚拟化能够对资源进行抽象,但通常不会进行编排并按需交付给客户 (二)五大基本特征 云计算基本特征、服务模式和部署模式 共享的资源池:云服务提供商将计算资源汇集到资源池中,通过多租户模式共享给多个用户,根据用户的需求对不同的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动态分配或重分配。资源的所在地具有保密性,用户通常不知道资源的确切位置、也无法控制资源的分配,但是可以指定较粗略的位置(如国家、省或数据中心)。资源类型包括存储、计算、内存、带宽和虚拟机等。 按需自助服务:用户可以根据单方面需要从资源池中申请并获得资源自行管理所获得的资源,不需要像传统那样与管理员进行交互。 广泛的网络连接: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访问,而不需要进行直接的物理访问。这个网络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企业局域网或者专网。 快速弹性伸缩:为了使用户的资源消耗与业务需求相匹配,快速弹性支持用户自由地扩展或收缩从池中获取的资源(发放和释放),并且这个过程通常是完全自动的。例如,随着业务需求的增加,用户可以申请添加虚拟机,然后在需求下降时释放它们。 可度量的服务:用户申请的资源是可度量计费的,因为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和运营商都需要清晰地知道有多少资源被消耗了,并可在需要的时候对它们进行计费。 除上述5个特征外,"多租户"有时候也被当作"云计算"的基本特征,其实这也包含在"共享的资源池"这一特征中。因为多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共享同一个资源池,使得云具有多租户的特点,租户互相独立什么叫云计算,彼此之间互不影响。这种隔离确保云服务提供商可以将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群体,也确保他们不能看到或修改其他人的资产。对于"云计算"而言,租户可以是一个企业或者组织,也可以是企业或组织中的一个单位或部门。 (三)三大服务模式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一直在不断进化,但目前业界普遍接受的分类方式,是NST提出的"云计算"三大服务模式:IaaS、PaaS、S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如虚拟主机、虚拟磁盘、虚拟网络。 平台即服务( Platform as a Serie,PaaS):是云环境中的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也可以说是中间件即服务。 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PaaS):是指用户通过网络(如浏览器)即可使用应用软件,而不需要自己购买或安装。 (四)四种部署模式 部署模式与"云计算"的商业形态强相关,根据对资源的掌握程度,可以将"云计算"的商业形态分为:公有云、社群云、混合云和私有云四类。 一是公有云:公有云部署在互联网上,面向普遍公众与企业组织提供服务解决方案,具有典型的"云计算"基本特征。 二是私有云:通常是由企业或政府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建立的,内部用户可通过内部网络获得服务。基础设施归属权属于企业/组织,并且部署位置也就是本地数据中心,这是用于区别私有云与社区云的主要方面,而对于私有云的管理维护,则可能是企业/组织自己负责,也可能是交由第三方主体负责。 三是社群云:指一些有着共同利益(如任务、安全需求、政策、合规要求等)并打算共享基础设施的企业或组织共同建设的云,且由企业、组织或第三方管理,具体形态包括行业云、区域云、政务云等。如银行、政府机构,都是自己熟悉的已知可控的企业/组织,这些用户都需要满足相同的监管要求。 四是混合云:混合云( Hybrid Cloud)是在"云计算"演进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种形态,它不是简单地将几种云叠加堆砌,而是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利用各种云部署模型的技术特点,提高用户跨云的资源利用率,催生出新的业务,从而更好地为业务服务。目前,应用较多的混合云形式为公有云+私有云的组。 最后从外延看,"云计算"演化为泛"云计算"。泛"云计算"产品涉及广泛,如基础平台、中间件类、数据类、A类、应用类、工具类等方向,面向企业提供服务。当前及过去一段时间,云服务商主要表现为IaaS、PaaS和SaaS三种。 目前,我国的"云计算"仍以IaaS为主。但随着云服务泛在化,未来云服务商主要是行业解决方案商、系统集成商、运维管理商、迁移服务商和规划咨询服务商等,都可以算作是"云计算"发展的拓展。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