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竞品调研,只要这三步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无论你是打算创业还是正在创业中,你都需要花点时间来关注你的竞品。 那些嘴上说少关注他人,多关注自己的企业家,也就是和你说说而已。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如果你对竞品最近动态都不了解,怎么知道用户最近在想什么,用什么,爱什么呢? 一心闭门造车是不对的,有时候都不知道是怎么被别人打败。 上周在《90%的人不会做调研》一文中,和大家分享了线下调研的一些方法,包括我为什么要让自己团队的同学参与到线下调研中去。 而今天,村长再和大家聊聊,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竞品调研,我认为这也是每个人的基础能力。 01 竞品调研三步走 关于为什么要做竞品调研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先来说说,做竞品调研,应该选择哪些对象。 我通常在做竞品调研的时候,会分成这三步。 第一步:找到市面上,我能找到的所有在运行的产品。比如社区团购,淘客,我会先注册或下载这些小程序和app。 第二步:根据现有的数据和认知,把这些产品进行等级的划分,一般分成高中低三类。 第三步:把所有产品的功能和模块体验一遍,我要知道那些TOP榜上的app为什么能做好。 而那些末位阵营的产品差在哪里,以及目前中腰部的产品有哪些创新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为什么要看这么多的产品,因为我始终奉行一个理念。 一个产品背后就是有一个团队,你看50个产品,就意味着有50个团队在帮你出谋划策、执行试错。 在这里还要回答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开始怎么找到这些竞品。 仅以互联网产品为例,我通常会在以下三个渠道进行搜索: a、百度 我一般会通过关键词,翻阅百度资讯频道,可以通过过往的新闻报道查找一些信息。 b、各类应用市场 无论是搜索小程序还是app应用市场,把带有相关关键词的应用全部看一遍,比如当时做淘客,我就搜索优惠券、省钱相关app。 c、采访文章 其实有许多创业项目自己会找一些媒体做曝光,还有一些平台也会主动对一些创业领域的项目进行检测。 这也为我们查询相关的新项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有的媒体还会以每日、每周做盘点更新。 02 调研渠道信息搜集 当我们对想要调研的竞品项目做完梳理之后,接下来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竞品项目的调研中去。 1、产品本身的体验 首先做竞品调研,最重要的就是体验产品身边。 一般分为两大类:线上和线下、会员付费和非付费会员。 a、线上 一般指的是虚拟产品、小程序、app等形态的展示,我们可以注册之后去了解他提供的功能,流程。 b、线下 主要指线下门店、线下自助方式呈现的产品,比如某品牌便利店我们去体验的时候,就会关注它的风格、产品、人流量等。 当然也包括通过线下售卖的某种品牌的产品,比如房子、汽车、教育产品等等。 c、付费会员产品 去年各大电商平台都在推出年费会员产品,还有一些社交电商平台还需要缴纳人头费才可以使用app。 村长之前为了研究各平台制度,至少买了30多个电商平台的会员资格。 d、非付费会员产品 没有任何使用和注册门槛的产品,包括在线下。 因为现在线下有些商业模式,比如美容院就需要相关的会员资格。 如果只是体验app、小程序功能,只要注册试用即可。 如果想要了解产品的好坏,比如课程、衣服、食品,则直接购买回来,再做评价。 2、微信群 我现在只要想了解某个新产品,我第一时间就会去搜索它有没有微信群。 以一个客户的身份,加入到对方的微信群里面。 你将会得到的是官方的答疑、第一时间的政策/活动通知,还有个别政策的一些解读。 尤其从用户运营、社群运营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想了解他们在这两方面是怎么做的,想要去感受的话。 那你就可以直接问客户、直接关注公众号相关的推文,然后进群去体验。 比如李佳琦、完美日记、美团优选、瑞幸咖啡等等,他们都有相关的粉丝群。 3、媒体报道 有时候,媒体的报道信息,比我们自己获取的更加专业和及时。 其中之一就是有些内容,是平台刻意授权,所以投入的信息会更多一点。 比如一些业务相关的数据。但也不能完全全信,全当做补充而已。 4、客户 想要了解竞品的使用感受,其实最好应该问他的客户。 为什么他喜欢它,愿意付费甚至是分享。 你可以直接在朋友圈发起提问,也可以加一些竞品粉丝群,然后通过有偿的方式进行采访。 村长曾经在线下做调研的时候,就买了一些小礼品甚至按照时长进行付费的调研,和竞品用户一对一的聊天。 5、招聘渠道 最后这种方式要看怎么去使用,需要把握一个度。 比如我以前做社交电商平台的时候,经常会面试各种做社群、平台运营相关的同学。 我可以通过他们简历上写的一些项目,能够深入了解到他们整个团队的架构、项目执行的效果、一些有效的运营方法甚至是他们新项目的一些动向。 而和一些产品同学交流的时候,就能了解到他们对于某些功能的思考、数据情况。 03 竞品调研分析哪些内容 渠道体验的越深入,我们获得竞品的信息也就越全面。 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做竞品调研,到底要调研什么?哪些内容对我们才是有价值的? 由于互联网产品五花八门,有些产品还具有起特殊性比如食品会涉及到口感、服饰会涉及到面料、教育会涉及到课程等等。 所以我这里梳理内容都是一些共性方面的,主要以电商平台为例。 1、功能 不管是买辆车还是体验一个app、它目前有哪些功能,每个功能分别对应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比如一款电商app,哪些功能是拉新的、哪些是做留存的、哪些又是引导消费的。 除了功能的汇总外,对方哪些功能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需要我们立即补充的。 2、产品 平台上售卖的产品有多少个,集中在哪些类目,哪些是主推款,哪些是引流款。 其中主打品,在材质、数量等规格方面是怎么设置的。 如果是一款课程,它的时长、师资、课程内容、授课形式、辅助资料是怎样的。 当然,有些服务性质的项目,就要记录它包含哪些套餐,服务标准、流程、质量等信息。 3、价格 只要你卖的产品能找到对标的竞品,那你就要关注竞品的价格。 无论你是卖车、卖家电还是卖服务、课程。 价格要关注两个方面:单品价格/一次性收费、套餐价格/年费。 价格是影响用户消费决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哪怕你的服务好,用户也不想多花钱。 4、政策 有时候,竞品一个政策的实施,就能带来业绩的增长。 而你如果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也会让你丢失了战场。 比如竞品每月为了拉新、下单、续费实施了哪些政策。 竞品为了招募社区团队长、分享代理,又采取了哪些奖励政策。 以前我们在做众筹项目时,为了获取用户,率先提出零手续费、5分钟提现到账。 这比竞品实施的2%手续费,48小时到账快了很多,也的确在用户增长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包括后面一款收费产品,我们率先提出针对所有人免费试用。 尤其是针对2B类型的产品,一定要关注竞品的政策,并非指价格方面的政策。 5、用户 我们刚才说了,要想全面了解竞品,就得多听听他们客户的感受。 所以,我们在做竞品数据收集的时候,就得多问问他们的客户,对于他们产品有哪些意见。 比如为什么会用它,哪些功能好用,哪些服务感人,又有哪些不足迫切希望拥有。 04 三个注意事项 最后,针对竞品的调研,我们再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数据 一定要用数据来表达,你通过调研获得的一些结果。 除了功能、配置外,竞品的产品数量、价格、用户规模等等。 比如你线下针对用户做调研,调研了多少人,喜欢某个功能的占多少,提出某类的意见的有多少。 最怕的就是做数据汇报的时候,出现有些人、一些用户等不明确的词语。 2、定期 关注竞品的动向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也不是年底做汇总。 而是实时定期的去关注他们最近的一些动向,只是不同的情况下,汇报的形式不同而已。 比如村长每天上班的时候,就会把几个重点app全部看一遍,大概了解他们最近有没有推出新活动,新产品。 3、参考 我们做调研的目的不是为了照搬照抄,而是为了更加理性的来分析。 别人做这个功能有什么目的,定这儿活动策略是什么? 而我们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和应对的策略。 做竞品调研,最重要的是把对方当成一面镜子来时刻反观自己。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