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战:以不变应万变,交互规范的制作与思考
随着产品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特殊或需要定制的业务需求,就产生了“业务专属组件”这一类型,即通用组件在业务场景下的变形,如下图例,一个下拉控件的进化史:一开始只是普通的下拉选择控,下拉项增多后直接就添加了搜索功能。业务需要同时支持多选,就又添加了多选功能。 模式 此项英文叫Pattern,暂且将其翻译成“模式”,就是将各种元素进行排版,显示设计内容结构,例如导航系统,登录注册模块等; 四、对交互规范的反思上面介绍了交互规范的主要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但,做出来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推广,运营,维护,迭代等等全是事儿。可能设计师花了很大力气做出来,但最终执行使用依然不理想。结合自己参与的产品设计和后期执行,总结有以下几个坑
应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去解决: 首先交互规范切入的时机要把控好,如果是产品初期,设计师对刚产生对本产品“认知”,使用度会更高。新人设计师在缺少经验的时候也十分愿意使用现有的规范。其次设计团队认知高度统一,群策群力,首先要保证内部认可,不能单个设计师“自嗨”。每一条新增或修改都要没有异议。最后设计规范要与前端视觉一起封装才能发挥它的终极价值,争取资源做到最好。 最后要强调的是,规范是基础,并不能概括所有场景,随着产品业务的变化,规范需要迭代更新的,所以在设计组件时,需要尽量通用和可拓展,设计师依然需要从业务场景出发,在基础组件上进行调整和设计,不能盲目“迷信”规范,即要以不变的基础应万变的场景。 五、总结再来回顾一下交互规范的设计流程:
设计规范是工具,提升效率是核心,同时也可以当做标尺,保证设计稿产出的质量和产品统一性。 文中图片资料来源: 《网易七鱼交互规范文档》 《网易蜂巢交互规范文档》 《网易移动交互规范》 作者:朱子健、蒋蕊遥,网易UEDC交互设计师。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