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大数据视角下,疫情风暴催生出怎样的野味漩涡?
新型冠状病毒每天都有新的进展,控制疫情、战胜疫情指日可待。然而,人都是健忘的,面对又一次人类管不住嘴造成的惨痛教训,如果未来一些人还继续打着健康的旗号,做着野蛮的行径,茹毛饮血。那么未来还会有下一个SARS、下一个新型新冠状病毒,甚至更恐怖的疾病。 如何才能让关于野味的警示和教育变得深远持久呢?在互联网江湖看来,未来关于打击野生动物买卖主要有两条路; 一是从法律层面约束并打击交易型平台。 法律约束是底线和准绳,但这似乎更像是西药式治理,治标不治本。因为过去国家其实一直都有相关法律禁止,可铤而走险者依旧存在。 或许这正应了马克思的那句话“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贩卖野生动物显然是个暴力行当,这也说明光靠法律层面约束其实还不够。看似简单粗暴,能快速杜绝,但是有利润的地方,就会滋生犯罪,风声一过,还会“春风吹又生”,此前闲鱼这么大的平台被爆贩卖野生动物就是一个证明。 二是信息型企业的中药式治理,教化治本,让人们认识到野味的危害。 《汉书•礼乐志》写道: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孔子也说过:“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 因此,法律约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化,让大众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野生动物的危害才是关键。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慢,但是却除根,因此我们称之为“中药式治理”。 长期来讲,这其实就是一种持续的文化灌输,不断加深印象,从而树立某种正确的用户心智。举个例子,百度、腾讯等信息聚合和分发企业,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这就有了实现“教化”的基础条件。其内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每一个平台用户。长时间推送这类内容,就实现教化的过程。从思想上,改变吃野味炫耀的思想,改变吃野味补身体的错误认识,认识到野味对人类健康安全带来的危害。 而在信息类平台当中,相对于新闻资讯类的推荐式模式,用户可能看可能不看,搜索引擎在打击野味买卖和教育方面的价值可能会更大些。 搜索是用户的主动行为,当用户搜索与野味有关的内容时,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予警示。 针对那些有过野味搜索行为的用户,有针对性的推送保护野生动物的文章或者吃野味有害等内容。而那些有过高频搜索,或者搜索“如何烹饪某某野生动物”等敏感词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算法给予更多教育提醒。就像那些让我们高呼神奇的AI精准营销一般,对一些可能存在食用野生动物的用户进行捕捉,对这些即时性需求进行及时深度的洞察和警示。 法律如同猛药,教化细水长流;前者短期效果明显,后者乃持久的治本之策。只有让二者有效结合才能让这起疫情带给我们的教训得以永远铭记。 宏观层面的举措其实就这么多,但具体到微观每个个体其实依旧存在一定变数。 每个人的素质都存在差异,有了这次教训,再加上未来法律层面、互联网平台教育层面保障。未来“尝鲜”的人可能会少,但就怕一些人重操旧业,把教育警示当成耳边风。在此只能寄希望那些还在买卖养生动物的人能真正明白生命的可贵,以及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应负的责任,不要觉得自己以前吃过那么多野生动物都没事,那只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可能下一次吃野味就会为自己的轻视付出沉重的代价。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