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新媒体写作4个建议!
不过,在我看来,情绪这东西也未必一定是需要那么冲动,风格的体现也未必一定要用狂放的语言。 价值观的长期输出也会形成自己的独有特色,我就很喜欢吴晓波财经栏目,没有过激的文字,也没有很片面的引导,但是价值观清晰。 虽然这样的表达形式不如情感宣泄效果来得快,但一个是触动短时的情绪,一个是影响长期的价值观。 老贼个人而言,不怎么会语言过激,偶尔调侃一下,我更喜欢分享真实有价值的内容,可能特色不那么明显。 但对于明知道有问题的选题,一般是很难下笔,我是不想刻意隐藏一部分来放大另一部分。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很多东西确实没必要说得那么绝对,你凭什么呢?有可能还反而误导了别人,给人看的东西还是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而这,或许也是一种风格特色。 另外一个就是写文章的人格化,其实这也是风格里的一部分。 我们写文章,可以说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和人说话。不是有这么说的吗?写文章就是找对的人说对的话。 既然是说话,那整个文章就需要像和读者面对面的在沟通交流一样:“你知道吗......”、“告诉你一个秘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这个时候,每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说话方式、表达的价值观等等都是不一样的。 而这,就是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慢慢建立的一个东西——文字人格化。 这是一直在强调,也是所有大V都正在做的,我们不是机器人在说话,而是要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 你要和人说话,都不像一个“人”,怎么说呢,对吧? 那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你的文字要塑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塑造的是一个“暖男”,你应该像暖男一样说话! 如果你塑造的是一个“鸡汤情感专家”,你应该像鸡汤情感专家一样说话! 如果你塑造的是一个“专业低调的男人”,你应该像专业低调的男人一样说话! 如果你塑造的是一个“集合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奇女子”,你就应该像一个集合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奇女子那样说话! 如果你塑造的是一个“幽默搞笑热爱段子的老司机”,你也应该像幽默搞笑热爱段子的老司机那样说话! 每一个写文章的人,他的文章“说话”方式都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背后写文章的人都不一样。 可能你文章的“说话方式”人格化好不那么明显,但肯定有你自带的一些东西,而你要做的就是放大它。 当你搞清楚这些了,就可以开始好好“说话”了。 而知道了这些,我们要做的就是持续坚持下去。写文章这事,没有什么风格是一两天形成的,也没有什么人格是短时建立的。 这需要一个持续的输出,坚持自己的一个风格和人格,不忘初心,懂得克制。 4 说人话,别死作 刚刚有说,写文章就是找对的人说对的话,就像和读者面对面的在沟通交流一样。 而开篇也说了,文章就应该是帮助其他人更轻松更方便的理解我的想法,所以你传达出去的信息应该是你的目标读者容易理解接收的信息。 所以不要多么华丽的词藻,不用多么各种秀文字功底,各种搬弄词语,可能一个词,你脑袋里面有千奇百怪的不同表达方式,你很牛,但是你的读者脑袋里面有吗? 如果没有,那他就理解不了。你可能惊叹于自己的文笔,嗨到爆,但读者看文章可能就一个问题:这是什么鬼? 所以我的最后一个建议也很简单,就是不要让你的文章生涩难懂,直截了当就OK了,文字以通俗为主。 不要总想着用最高级的形容词,没什么意思,现在牛气的文案都不流行用形容词了。 不要追求那种文学派的风格,除非你本就是往那个方向发展。高雅的文字和精致的词藻很有可能会喧宾夺主,把本应该放在文章内容上的注意力攫走了。 结果本末倒置。 所以说,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尽量用日常交谈中的语言来写文章,没必要那么诗情画意,也没必要那么高深,我们不是卖关子,就是想通过文章来和读者做一次交流。 既然是交流,生活化文字就好了,就像真的在面对面交流。 我觉得这样挺好,既能拉近距离,写起文章来也更加轻松,聊天嘛谁不会,而且读的人一看便知,一听即晓,直接打动人心,一举三得! 那如何在文章说人话,如何让你的文章容易理解呢? 这样的方法之前也讲过很多,老贼这里给大家例举一些,个个都是非常好的绝招。 比如使用短句,简洁明了,易于阅读。用短句可以让读者思绪更清晰,互动性更强。它会让叙述紧凑,产生不错的张力。 比如多用口语多用“你”,发挥自然语言的效果。不要过于书面化,更加口语化一点。 比如多打比喻,它会让你和人的“说话”更加自然、更加有趣。 比如多描述细节,一堆模糊不清、抽象的信息很难让用户建立认知。而细节的东西越多,就越能有画面感。 比如多进行场景化打造,打造场景是具象的是有画面的,能让人触景生情。 比如多关联熟悉事物,利用用户已经理解的事物,来解释目前还未知事物,能够让人短时间理解各种未知事物。 比如多讲事实,因为讲事实才更显真实,读的人更能感同身受。 比如多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讲身边的故事,讲听说的故事,故事确实有把读者带入到场景的强大力量,他会聚精会神的听你讲完。 比如多用动词和具体名词,动词是最容易让用户在脑海里浮现画面的,具体的名词也是。 但如果你用太多的形容词,特别是笼统的形容词,就很难产生具体画面。 ...... 这些方法大家都可以在平时写文章时多用用,每次就专门只用一个,勤能补拙。 另外,在我看来说人话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去帮一部分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