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拉屎也能出百万爆文,清华学霸毕导如何科学地开脑洞
毕导身上还有一种完美主义情结,毕竟他把“处女座”的标签写进了自己公号简介中。他说,可以一个月只更两篇,但每一篇能发出来的,都是看过几十遍,每句话、每个标点,都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有时候临到发布时,觉得不够满意,那就不发了。 包括他在做周边时,也希望每件东西都有独特性,有“毕导”的设计和影子在里面。比如他头像上那件衣服,上面印的分子是化学上很冷的梗,可能只有学化学的人才看得懂。但这件衣服卖得很好,几千件一售而空。 组建起团队之后, 目标是一个月更新 6 篇 到去年下半年时,毕导跟一些做公号的同行交流,很多人惊讶于他竟然是一个人在做,因为同一阅读量级的,基本都是团队运作。 有次毕导跟一个公号做互推,拉了个群,对方进来了一群人,有对接前期联系的,有对接文案的,还有上面负责的主编。毕导发现气势上完全被碾压了,只能把自己的小号拉进来,“显得这个群里我方稍微热闹一点”。 毕导想了想,确实也没必要一个人硬撑,而且内容还会受限于个人的经历。 11 月时,毕导发了一篇招募文,到 12 月,终于组建起了一个小团队,在望京SOHO租了工作室。 即便人手充足了许多,公号的更新频率也没有明显的提升,毕导说他现在的目标是一个月 6 篇,仍是行业内很低的水平,但比以前提高了一倍。 大家一起讨论选题,一起写段子,毕导会仔细修改每个人起草的初稿。他说,这个精修的过程可能比自己直接写还要久。而且还要小心翼翼地不被带偏,比如团队里的妹子写到惊讶的地方,用的是“让毕导我娇躯一颤”,他赶紧改成了虎躯一震。“这些细节,一不注意就会被带偏。我每天就是要把思想拉回来。” 组建团队后,他们也开始了新的内容尝试。比如在二条推出了新IP:欧拉·王。 作为毕导的好基友,欧拉·王有着严谨的思维,浑身散发着浓郁的科学气息。与毕导搞怪的脑洞不同,欧拉·王会提供一些更实用的解答,进行UGC的问答互动。 以后是打算做成矩阵号吗?我问道。 两个号不算矩阵吧,最多是向量……毕导回答。 原来在诡异的理工梗里,质数数量的号都不能叫矩阵。 焦虑不能阻止你前进, 就像你知道氮气和氢气会产生氨 和所有的内容创业者一样,毕导每天都有很多焦虑。 他说,自己最担心的是对于内容的执着,会失去商业的敏感。 写段子的能力,是他偶然间发现自己有,然后坚持了下去,但商业技能是从零开始。他想做周边,想拍视频,想做知识付费,但哪怕有科研精神的指引,他也无法预估会遇到什么问题。 毕导前段时间见到一位同样以创意著称的自媒体人,问对方,你有创意危机吗? 对方回答说,每天不都是创意危机吗? 毕导说,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科学界有一个共识,可以给大家展示的科学现象,大概在 200 个左右,比如特斯拉电圈,滋滋滋的很炫酷。但我给你做个膜,就没什么意思。”他也清楚,那些特别接地气有爆点的话题,是有限的。 “但焦虑不会阻止你去做这些事情,认清这一点就一往无前地去做。” 就连灌鸡汤,毕导都能找到一种理工科的解释方式。 “当你知道氮气和氢气会产生氨的时候,就不要担心产率低的话怎么办啊。告诉自己它会产生,你把温度加热到 500 度,有铁的催化剂,它就会变的。你不要去担心外界对你的压力,嘲讽啊唱衰啊,这些都不能阻止你。” 本文由“新榜”(ID:newrankcn)授权转载。新榜(www.newrank.cn)是内容创业者服务平台,涨粉、变现、运营、观察,新榜给你不一样的思路。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