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现状(营销号篇)
(注:本人文采不精,这种屑开头大家就凑合看一下吧) 百度,一个很多人手机中都有的软件,搜索引擎这点可以说还是比较先进的,同时,又加入了小程序,百度问答等方便快捷的搜索方式,理应当是被人们赞扬的存在,不过百度最大的败笔还是在于他本身的衍生功能和广告。由于本人对广告这一点并不是太了解,今天就详细解读一下百度的衍生功能和他的问题。 百度loge 首先其一,是百度的视频文章这两个衍生功能,它们也为百度圈了不少钱,带来的流量更是不计其数。百度秉持着“有事搜一搜,没事看一看”的标语也可以看出百度对于这两个功能看的非常重视。 有事搜一搜,没事看一看 但是这两张好牌却被百度自己打的稀烂,营销号在这两个功能间盛行,我总体分为了四大类:一、科普营销号,他们往往给自己取个量子**,火星**,奇点**之类的名字,文章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甚至还出现了他们互抄的情况,内容更是不堪入目,大部分都是错误的,或者是一些冷知识,假消息等。比如说有个博主,从19年到现在,写了五百多篇文章,结果全是和外星人脱不了干系的地摊理论,搞的跟外星人是他似的。总之,他们就是要用这些看似高端却又简单或者是错误的消息来为自己圈钱,吃相还很难看,吸引一些没有深入研究这些知识的人,但是这类文章就像在给这些人一个强行洗脑的温床(人们在面对困难又不想放弃时,有时会简化这些知识,解个大差不差、只言片语出来,就觉得自己已经破解了困难。但是理科一类的严谨学科不能接受这种“自我洗脑”),把相对论、量子力学这样的甚至不少大学生都不容易轻易学会的知识三言两语,断章取义的概括了一下,使这些初学者觉得这些皮毛知识已经是天花板了,将这类人引导到成为民科的道路上,可谓是害人不浅。当然,这群人也发视频,不过基本上是照搬文章,没啥讲头。 营销号必备阴谋论+地摊理论型书桌 二、教育、健康型营销号(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技术顾问),通常张口闭口就是**名牌大学实验,**学家曝光,实际上都是空穴来风,根本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狩猎对象都是中老年群体,借着中老年群体和青少年之类的年轻群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为自己营造出一个权威的形象,最终成功圈钱赚流量。他们造谣也就靠一张嘴,但是由于他们传播的不正确的养生与教育方式而被祸害人确不计其数。这群人往往喜欢断章取义,看不懂详细的理论,只取个一知半解的大意,却利用信息不对称让那么多人信服,可以说是十分狡猾。 该类营销号常用封面 第三类,为游戏、影视等娱乐领域的营销号,他们通常喜欢发一些引战标题,来使各个游戏或动漫的粉丝在他的评论区互骂,使他能够赚来流量钱,这可以说是吃相最难看的营销号了,通过搅乱网络秩序来赚钱,和军火贩子发动战争用以卖军火没什么区别。或者就是发一些动漫或游戏中的一些已经被转发烂了的冷知识、内幕之类的无营养信息,却从来没见过他们对这些游戏的技巧没有半点研究,对动漫的半点专注,可以说是比云玩家还要云玩家,比云观众还要云观众。 他们不同于前两者,这类营销号很喜欢发视频,又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游戏阴谋论、照抄文章、影视剪辑。1.游戏阴谋论,可以说是带动了一大批云玩家的出现,像是什么him、实体303之类的假消息,就是这群人带起来的百度营销,他们往往喜欢用诡异的音乐和阴阳怪气的语气,在随便找点p的视频或者影视剪辑之内的东西做素材,但是仍然吸引了不少心智不成熟的人。2.照抄文章,这类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只不过是和之前提到的科普营销号一样把自己的营销文朗诵一遍,但是确实也不是什么好人,同样会误导网友。3.影视剪辑,他们往往喜欢去剪辑一些电影和盗解说,这些剪辑不能说他们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们往往喜欢写一下误导人的标题,例如一个做坏太平洋剪辑的,在标题上说:“人类手足相残,发明出怪兽和机甲展开战争”这类无知的标题,结合他们往往是剪辑动作片、战争片这点,可以看出他们根本没看电影,只是找了一些精彩的内容,吸引一下流量,压根就没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类电影,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营销号。盗解说也是非常盛行,很多营销号盗别的博主的解说视频,再把这些视频分割成一堆小部分,这种擅自盗视频的行为在百度颇为盛行,而且把视频分成若干部分导致就算知道1、3段能找到,也找不到2段,个人认为他们是为了防止举报被发现免的整个视频全没,按照百度的举报效果,就算第一段没了也有别的部分。 —————————————————————————— 好的,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营!销!号!之!神!小编!他们不但包场百度各类营销视频,连其它不少短视频软件都被霸占,其内容千篇一律毫无半点逻辑可言,阴谋论和各类谣言都是从他们口中传出。再加点音乐烘托气氛(x档案的曲子都被用烂了,档案粉震怒!),就成了一个视频,他们视频的内容往往容易博人眼球,吸引对象很多都是心智不成熟的人,因为心智不成熟的人性格有着一种类似于“傲娇”的心态,这些人往往喜欢一些迎合他们眼中的“刺激”的视频,就比如阴谋论,在他们眼里就是所谓的“酷”,想这些谣言,偏向的口味就是他们的心态,他们想追求所谓的“酷”,营销号就满足他们的这种快感,等于说是一个有心机的人通过讨好一群阿Q赚钱。 其实纵观百度营销号,不难发现一个问题百度营销号的盛行和用户脱不了干系,前面提到的科普号和小编是被一群阿Q带火的,教育健康这一类的也是因为用户的信息不对称而被冠上专家之名,娱乐影视是因为人们的不理智(引战号)、自我催眠(阴谋论)、自我麻木(剪辑号)而赚到钱的,那么我就在下期聊聊百度的“万恶之源”,用户的素质与自我修养和因为用户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知道能不出下期,大概没准可能会吧,233333)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