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走过7年,张小龙拿什么抵抗过时?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在孤独者的暗涌之中,张小龙睁大了眼,人性始终是他的方向标。于是,潮水把他带到了新的世界,他也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壹 微信上线之前,张小龙在腾讯过得不算如意。 在外人看来,地位和成绩都是有的。 比如张小龙不愿意去深圳,马化腾就开设了广研院,他只需每周开车赶到深圳参加总裁办公会议——一个在腾讯内部流传的段子称,最初张小龙连总办例会都不愿参加,逼得马化腾使出杀手锏:如果你不来,我就让司机去接你,后者才乖乖就范。 QQ邮箱数据也不错。张小龙从2007年接手QQ邮箱改造,到2008年用户数已经超越网易邮箱,年底,张小龙团队拿到了腾讯创新大奖。
马化腾对此很满意。他从站长时代就酷爱发邮件。张小龙在1997年写出Foxmail成名后曾经收到一封用户邮件,对方提出的一处细微错误让他很惊讶,写信人自我介绍“我叫Pony,在经营一个站点”。 后来在腾讯内部,马化腾以邮件回复快速密集著称,被称为“邮件狂人”。改造QQ邮箱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与张小龙团队往来了1300多份邮件——这就不难理解2010年时,素来低调的马化腾为何要在腾讯微博上感慨“QQmail 团队是腾讯的骄傲和典范”了。 但赞誉越美,压力越大。 广受褒赞的QQ邮箱并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相比为腾讯贡献主营收的游戏等部门,张小龙的地位多少有些尴尬。吴晓波在《腾讯传》里形容:“在腾讯内部,张小龙的名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他是公司某次运动会网球赛的冠军,也是全广州最大的KENT 香烟消费者之一”。 张小龙一直对于商业保持疏离感。这位爱看哲学书、好听摇滚的程序员曾经在几年前就被《人民日报》评价:在100多万台计算机屏幕上留下大名的人只是个悲剧人物——他独自为Foxmail写下7万多行代码,供超过200万用户免费使用。但接触《人民日报》记者时,他还处于失业状态。 Foxmail 最后结局还算不错,连同张小龙一起,以1200万的价格被博大收购。不过,发布会当晚,张小龙心情很低落。他写了一封充满伤感的信:
当然张小龙已经没有回头路。 不过,类似的冲动,让张小龙在2010年11月的一个深夜给马化腾写了封信:我们应该做一个类似kik 的产品。后者是一款简单的跨平台即时通信软件,当年10月登录苹果和安卓商店,15天就吸引了100万名用户。 马化腾应允了,他回复了4个字:马上就做。 张小龙在新开通的饭否记录了当时心境:“这两年,我博览了群书和群山,路过了死亡之谷和罪恶之源,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喘口粗气了。” 贰 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那张孤独的蓝色星球画面开始进入人们手机里。 张小龙团队在广州华景路1号南方通信大厦10楼度过了很多不眠之夜,但即使当时身处其中的程序员们大概也没有想到,那些睡着行军床、吸着二手烟的日子,会在此后几年彻底颠覆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张小龙实现了一场里外夹击中的突围。 最强劲的外部对手是雷军——微信立项是在2010年11月20日,此前1个月,小米已经在快马加鞭做类似kik的产品,12月10日,米聊上线,雷军在聚餐中庆幸着腾讯还没有介入,“据内部消息,腾讯给了我们3个月的时间”。 可惜,雷军当时只盯住了腾讯在深圳的总部大厦。 被雷军忽视的张小龙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内部竞争。这是腾讯多年惯例。当时,无线事业部的手机QQ团队和Q信团队也在开发类似产品,后者由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成敏负责。 刘成敏华为出身,掌握运营商资源,互联网泡沫时,他负责的电信增值服务成为腾讯主要营收项目,在腾讯内部,他被视为腾讯上市的最大功臣之一。
论资源、资历,刘成敏的项目胜算都比张小龙高。坊间流传,刘成敏曾在高层会议上公开反对开发微信,还曾经给张小龙打电话,希望他停止更新微信版本——这些传闻后来被退休的刘成敏一一否认。 不过,刘成敏的黯然退场有其必然性。 一方面,微信类产品必然威胁到运营商利益,对于刘成敏来说,得罪运营商相当于某种程度的自断生路。 人的因素也很关键。一位曾在无线事业部工作多年的腾讯员工告诉首席人物观,刘成敏性格温和,不太懂产品和技术,擅长搞氛围——他在内部讲话中贡献过很多金句,比如“出精品就要狠”、“快比什么都重要”。但赶上张小龙式的细节控和完美主义者,刘成敏“必败无疑”。 在微信打压之下,刘成敏又遭遇了手机QQ、微博、客户端等一系列失利,退休转做红酒生意时多少有些心灰意冷。 叁
2011年1月23日,微信上线2天后的凌晨2点,张小龙在饭否敲下了这句话。 事实上,微信在前3个月表现平平,每天用户增长只有几千人,雷军的米聊才是科技媒体们关心的明星项目。失望的情绪在南方通信大厦10楼里蔓延,很多人相信:做微信是没有意义和前途的,这些事情手机QQ都可以做,也更有优势。 外部的批评则集中在抄袭。那段时间张小龙没有公开露面,只有留在饭否的只言片语成为见证:
张小龙在香烟和摇滚乐陪伴下度过的那些深夜,从2011年5月开始见到成效。语音对讲功能激火了不温不火的微信,“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紧跟其后,成为微信初期最重要的三个增长点。 张小龙终于可以回击了。 于是,在“摇一摇”推出的3.0版本,微信开机页面上出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图片和一句话:“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这被认为是张小龙对外界质疑的骄傲对抗。 微信开始爆发。2011年11月时,微信日增用户峰值已经达到20万,马化腾在深圳威尼斯酒店见了财经作家吴晓波,两人用“摇一摇”成为好友。当天晚宴上,马化腾轻声告诉吴晓波:“微博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到2012年3月,微信上线433天,马化腾在腾讯微博发布信息:终于,突破1亿! 名誉和声望再次将张小龙席卷。2012年4月,微信用户破亿之后的一个月,他停止了饭否更新。外人再难从公开渠道了解这位“微信之父”的零碎思绪。 低调原本是张小龙的底色。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