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湘1.7万字阐述:如何培养出下一个大疆
确立新工科教育的定位与目标后,人才培养方案可根据学校、学生和周边环境的特点来合理设计。以下我们将重点介绍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创办的粤港机器人学院案例。该项目合作方还包括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和东莞理工学院。 创办于2015 年的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是一个以机器人和智能硬件为主的新型孵化基地。目前在孵的团队和企业有近三十多家。创业者以年轻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为主。业务范围从核心部件到机器人再到系统集成。设计、芯片、机器人、机电体化、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渗透到各团队和公司的产品与运营中。 广东工业大学是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共设有19 个学院、4 个省攀峰重点学科级学科、31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在校学生45000 人。 2014 年,有感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我向松山湖和东莞市政府提出了建立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的设想。利用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产业链资源和我在过去十多年深圳东莞创业孵化的经验,把香港、内地和国外有志于机器人领域创业的年轻人吸引到松山湖,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也为松山湖和东莞培育批新型科技公司。机器人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师。而这恰是东莞的短板。经过与广东工业大学陈新校长的深入沟通,我们决定联手建立所新型的人才培养机构--粤港机器人学院。为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提供有双创能力的工程师的同时,也为广工的工科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