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 30 年了,但任何尝试依然是伟大的开始
仅仅过去 5 个月不到,一家在西湖畔开办的公司开始宣布要成为“致力于为全球商人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服务的高科技跨国企业”,这家企业的创始人曾经到北京游说自己的商业理想,然后他口中的语句和他的相貌一样,常常被人当做是外星来客,这家企业叫做阿里巴巴。 又过了半年,一位与前序大佬形成鲜明对比的帅气硅谷工程师意气风发回到中国,本已对西方文化变得熟稔的他却偏要从“众里寻他千百度”中找寻灵感,毕竟中国人需要搜索的东西太多,于是有了百度。 这三家,在之后近 20 年的历史中,总被人以 BAT 并称,无论赞誉与骂名有了多少,它们却依然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三根梁柱。 中国互联网开始在即时通讯、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等底层技术服务上,与整个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脉络相通。 在这之后,中国互联网开始显示出中文语言圈和中国文化在创新和扶植生态上的肥沃土壤。京东堪称全球平均配送最快的电商平台,新浪微博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 3 亿,滴滴手中的现金储备是 Uber 的 3 倍以上,而美团、饿了么的外卖甚至改变了“民以食为天”的中国青年的就餐习惯,摩拜的共享单车已经被放到了英国曼彻斯特市中心的运河河畔。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