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的焦虑转型:曾是中国电子第一街 如今数码城里卖美妆
来到华强北之后,品牌知名度突破了陈灿之前的预想。陈灿坦言,一开始预想销售量能够增长20%,就值回本了。但来到华强北后,不少代理都上门洽谈。仅仅通过该化妆品的分销渠道,就为该品牌带来了每月超过30%的销售量增长,而且浏览量和知名度也都打破了之前的预设。 陈灿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布局线下实体店,功能主要以体验为主。他指着店内的一角表示,未来这里会设置成体验专区,争取打造成网红打卡点。实体店还将优先在一线城市落点,比如杭州、上海、北京等,让品牌从华强北走向全国。 与陈灿一起引进贝妮格林的杨述恩在明通数码城也有自己的店,不同于陈灿“代理”的身份,他开店主要是以跨境电商的身份做售后。 此前在香港开药店时,杨述恩就承担着跨境电商的角色,消费者在香港选定东西之后直邮过来。但难以避免的产品破损、使用过敏等情况让杨述恩开始盘算,在深圳设置一个地方做售后服务,“如果客户有不满意要退还之类的,就来这里。因为现在获取客源的成本太高了,化妆品也更讲求售后服务,所以这个店的定位就是售后,同时也是为了打开内陆的客源。”杨述恩笑称,自己选择进场是为了紧跟潮流,毕竟身边不少从事跨境电商的朋友也都进驻了华强北。 深圳华强北明通数码城的一家美妆店铺。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如何转型? 电子商铺上楼,一至三楼变美妆铺 如今,明通数码城的美妆和电子通讯市场呈现了五五开的局面。与一至三楼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产品相比,四楼及以上的通讯电子商铺色彩就单一了很多。这些曾经撑起“东南亚最大手机专业市场”称号的电子通讯商铺在2017年8月份开始“上楼”。 那一年,顶着“中国电子第一街”名号的华强北,日均人流量受到了降维打击——从2012年巅峰时期的五六十万,变成不到五万。空铺率越来越高,和过去“走在华强北连地砖都看不到”形成鲜明对比。 焦虑的商户们开始寻求转型。 2017年,深圳福田区政府印发《华强北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7- 2019年)》,全面实施“1222”战略举措,三年内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开展“十大工程”,打造20万平方米以上创新型产业空间,建设20个以上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培育2000个以上创新创业团队,籍以通过政府扶持推动,大力培育和集聚创新型企业,吸引来自全球的孵化器和创客进驻,以创新发展引领华强北商圈转型升级,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街区。 在明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旭看来,这是政府看到华强北衰落了以后,给出的重振华强北、鼓励商家转型的信号。 但一个老牌通信市场,大量的电子生意,怎么转型? “国内外的人第一次来深圳都会想到华强北,大家都想看这里有什么新东西出来。”林旭表示。 2017年8月,明通数码城选择进军美妆市场。在林旭看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年轻人对于化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将是一个时尚消费、快速消费的行业。“肯定是可以做的。但是它的市场份额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转型前,林旭做了一番考察。山东、浙江、上海、长沙等地的化妆品市场早已崛起,而广东只有广州拥有化妆品市场,主攻国产化妆品。如此一来,林旭将目光锁定在美妆市场,定位成高端品牌,尽量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但要把电子通讯市场改为美妆市场,并不容易。很多商家并不知道即将到来的这种颠覆式转型,最初只敢从二楼开始改。 “我们从几十间铺做到一百多间铺,逐步发现商家有这个需求。”而随着转型的动静响起来后,一些进口贸易商、国外想进驻中国区的厂家知道以后,也都逐渐涌入这个市场。 2017年底,明通数码城二楼全面改装完毕,一楼进入改造的范畴。2018年,3楼也被改成了美妆市场。三层楼共计600间美妆商铺,原先做通讯电子设备的商家们则都逐步搬往楼上。曾在华强北红极一时的“一米柜台”都被逐渐改成了小型商铺。 深圳华强北明通数码城,忙碌的美妆店铺工作人员。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摆脱假货标签 制假售假将收回铺位,一次性淘汰 “山寨机”的标签曾让不少人认为华强北“水很深”,只有“水货”而没有“行货”。这一轮向着美妆市场行进的转型中,明通数码城在努力摆脱“假货”标签,定位为高端、正品、真货。 刚开始时,市场对于商品也很难鉴别。“毕竟是新行业,而商务部备案的目录里化妆品的品类也不齐全。”林旭表示,他们曾购买一批进口产品,从外包装到内包装进行研究,再进行专人培训。“各个环节如何规避假货都要摸索出来,谁敢拿钱扔到水里?” 商场内所有店铺进门处都张贴着“假一赔十”的标语,而附在下面的投诉电话就是林旭的手机号。商家在进场之前需要与市场签订“一次性淘汰制度”以及“市场经营主体诚信经营承诺书”,一旦被查实有制假售假的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将终止租赁合同,无条件将铺位收回。 但假货依然盯住了这个新崛起的美妆市场。一些外围卖假的人冒充专业美妆市场的商家去卖货,投诉之后核实发现对方连基本的铺位都没有。还有售假人士盯上了那些没有独家货源、经验不足的商家。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是一发现有假货,直接报警,同时报给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打假的次数多了,林旭和团队成员也摸索出了许多鉴别假货的门路——外包装、封口、纸张印刷、字幕排版、油漆的均匀度……靠细节才能鉴别化妆品的真伪。 假货曾经让消费者对华强北的商品缺乏信任。“我们也吸取了这个教训,最关键的就是打假。”林旭说。 深圳华强北明通数码城的美妆店铺门口都贴着“假一罚十”的告示。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转型成功了吗? 尚未回本,但“不转型就会被消化掉” 作为华强北第一家向化妆品转型的手机市场,同时也是目前华强北最大的化妆品市场,明通数码城2018年上半年就完成招商,出租率达到100%。 其他市场也纷纷效仿。总面积5000㎡的华强北远望手机数码城二期也完成了从手机市场到化妆品市场的转型,出租率同样高企。 化妆品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周边经营服装的市场,紫荆城、曼哈A座也纷纷转型,重新装修招商,进行商家筛选。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