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的焦虑转型:曾是中国电子第一街 如今数码城里卖美妆
这两年来,政府也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助力华强北转型——2018年,在对华强北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及产业未来发展的预判后,福田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华强上步片区产业空间供给侧专项政策》《福田区支持专业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福田区支持时尚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福田区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若干政策》《福田区支持供应链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福田区支持企业债券“直通车”机制若干措施》等“1+5”的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在区政府层面从企业资金、人才引进、空间支持等方面给予了华强北片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 其中,《华强上步片区产业空间供给侧改革专项政策》提出,对运营机构提供60%租金补贴、50%(最高1000万元)装修补贴,还有各种融资配套奖励、经济贡献奖励等运营支持,为众创空间、创客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政策的强力支持下,2018年,华强北落实了10.42万平方米低成本产业空间。截至今年4月,已经运营的创新创业中心共计9家,总经营面积10万平方米,入驻创客团队500多个。 华强北的转型成功了吗? 虽然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林旭坦言,明通数码城的转型到目前还没回本,但的确打开了新的市场,也为华强北找到了新的出路。目前华强北共有大大小小约40个市场,做美妆的只有4家,占比不到10%,“但至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强北转型的方向,也代表了向高端化转型的尝试”。 做化妆品能做多大规模?林旭不敢说。只是从商场的空置率来说,目前的状况比起曾经的电子通讯市场好多了。“做任何一个市场,第一步是要满,但满了不代表成功了。满了以后怎么去培育下来,让它生根发芽才是更重要的。” 明通数码城有着更大的抱负——打造美妆产品完整的产业链。“因为高端化妆品的科技含量很高,尤其是美妆工具、美容仪器这些方面,国内还跟不上国外的水平。”林旭希望,通过培育出专业的美妆市场后,像原来电子市场那样,让大家从这个产业看到希望,“电子市场的崛起,电子产品研发企业、电子产品设计生产企业等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美妆产业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回忆起两年前,林旭坦言自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才一脚踏进了美妆市场的行列。“大家都在挣一碗饭吃,大家都吃不饱,还不如先跨一步。” 事实上,华强北并非这两年才开始转型。2012年起,电子商务崛起,冲击着实体经济,商户们就开始摸索转型路线。服装、黄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绿色医疗、LED…… “华强北的光环依然还在,只是没有当年的那种风光了,我们如果不转型就真的会被消化掉。”林旭称。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