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具类产品验证红包裂变拉新?
大部分情况在测试阶段关注的是漏斗核心指标数据,但是double check数据时可能会涉及其他埋点数据,这类数据容易被忽略。前期准备再充分,等到活动上线后分析数据还是会缺这少那,即便反复check过的数据在上线后偶尔也会出现木有上报成功的问题,上线前一定反复多次验证。 数据后台若是自研统计平台,对数据多样分析较为有利;若是三方平台尤其需要注意上报埋点,宁可多埋点,切勿有遗漏。 优化方向在1期上线后,各类活动数据均有结论,透过漏斗针对转化不达预期且有优化方案的点,有针对性进行改进及优化。 在2期上线后,各个针对点的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不过由于时间紧急,2期优化未涉及后端逻辑的调整。 调整后的交互逻辑,入口登录调整为先进入活动介绍页,再去参与活动调登录。 2期优化后的界面如下: 着重针对流失率较低的入口即登录进行优化,非最优方案的优化,数据效果提升其实并不明显,但对用户来说体验是个提升。 各个界面加入红包“红”的元素,视觉感增强,不管是扫码页面的扫码用户占比还是下载页的用户占比均有较好提升。 整体拉新占比相较于1期也是翻倍比例的提升。 总结此次红包裂变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利用红包噱头所做的活动,存在很明显的弊端,既没有将产品特性与红包进行结合,也没有加入一些创意或趣味性内容增强记忆加深印象,撇开数据单从产品来说做的非常normal。但是综合整体数据来看,工具类产品还是适合去做裂变活动的,不过不建议将红包作为核心或主要拉新渠道,在有预算情况下,适宜源远流长地去长期投放。 红包拉来的新用户未必为产品需求用户,对留存有一定影响。当然,留存与产品本身也有一定关系,留存数据还是需要长期观察,并对新用户进行一定习惯培养。 各类增长方法理论层出不穷,理论还是要结合实践去验证效果,适用A产品的增长方式未必适用B产品。明确你的增长指标,多多尝试不同方法,去快速验证,说的再多不如实践一次。 涉及产品的转化数据,比较敏感所以避开未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类型的APP转化数据标准均不一样。希望大家去实践出自己的数据,找出有效的增长路径。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