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设计:从交互到产品的利刃
当我做产品的时候,有倾向地会把一个功能往完善的地方做,当时给自己的理由是要考虑到用户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足够完整。听起来,挺有道理,实际上这完全违背MVP思想;并且我也无法判断,到底这个需求做出来之后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因为没验证、没论据。 虽然MVP思想已经在产品经理的圈子中流传甚广,但是真正学会使用却不是那么简单。真正难的并不是做完整,而是既完整又简单,并且有顺畅的用户体验;同时可快速验证,快速迭代,不要把需求一次到位,因为客观到不了。 MVP的设计核心是最小化可行性原型,可以借助用户故事的方法进行拆分,这是一个常用工具,以用户的视角,通过故事的表达方式,对需求进行描述。用户故事可以按颗粒度大小,划分为史诗级故事、主题故事、故事。 例如:
当然,故事的颗粒度可以继续拆分,到“用户可以在第三方租房APP中,连接智能锁并使用”。 在实战过程中,可能我们的优化是一个非常微观的用户故事,这个微观故事仍然会属于主题故事,并且为史诗级故事服务。在核心中,找到一个最小循环的故事并实施验证,得到结论进一步支撑下一步计划。 延伸来看,还可以有用户故事地图,用户体验情感地图,史诗级蓝图等。通过用户故事的方法,可以演示整个产品的走向,以及服务触点。 当然还有很多UX、PM面临的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的方法论足够我们解决大多数问题:
二、信息设计与互联网回想以往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之前,我们的交易是面对面的、电话沟通的、信息不对称严重的。所以,当年最赚钱的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做小商贩的。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交易信息化,对称性更强了,效率更高。 快到冬天了,我想买一件90%以上含绒量的白鸭绒羽绒服。我只需要在淘宝搜索白鸭绒,选择筛选条件,就会出现满足我的要求的店铺,然后还可以筛选我的价格区间,最终通过线上支付,物流配送获取我的商品。 这个差别在于,我所有的交互行为,与商家的互动行为都发生在我这台小小的手机里。所以,我接触信息的方式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如何顺利找到我想要买的商品很重要。 信息设计在互联网交易过程中,替代了浏览、交易、物流的过程。与此同时,也失去了线下的真实体验感,因为线下可以试穿,可以触摸到真实面料。 但是,线上可以采集到的我的所有浏览数据,购买数据和我的位置信息。这代表商家对库存、周转率、客户喜好、时间节点、消费高低等可以做出预测。甚至会在梅子成熟的季节,直接给我发优惠券,告诉我今年的梅子又到了品尝季节了,根据我的消费均值给我推荐我喜欢的价位的商品。 信息设计需要做的就是结合实际的业务场景、用户的使用路径,设计用户能够看到的信息。其实用户看到的,都是我们提供的。 比如,双11来了,整个大型双11活动,提前1个月开始预热,为了让你感到便宜,还专门推出了最近几个月的价格波动曲线。然后,推出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当然是通过各种新花样玩法,促使你多买,促使你邀请别人和你一起买。 核心点无外乎2点:
是不是特别像腾讯游戏策略?没钱,拿时间练级;有钱,任性充值升级。不要小看这条原理,这其实是一条非常普适的经济法则。 我们常说的互联网信息设计其实指的是应用层的信息设计,啥意思? 就是人能够操作的这一端的信息设计,包括移动设备、PC、终端这些,人能够直接和机器交互的部分,通过人能够看懂的信息设计方式,提供操作界面。 互联网信息设计慢慢深入,到了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UX&PM更多的仍然是专注在应用层,我搜寻了一些资料,画了一张图给你参考理解。 所以,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来说,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更多的是服务于人机交互层面的应用设计。 这意味着非人机交互这一端的设计,比如硬件设计、物流、通讯网络、医疗器械、汽车等,并不是UX和PM的核心区。非电子产品设计,例如茶饮店,美容店,机场服务,酒店服务,交通服务,游乐园服务等,这些领域需要更大的服务团队,软硬件设计师和服务设计师结合来做设计,并不属于传统互联网意义上的UX和PM,他们有的是服务设计师、家装设计师、店面设计师等。 三、UX、PM、用户、企业眼中的信息设计1. UX眼中的信息设计Google、Apple的设计规范,各类组件的灵活熟练运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造。特别看重界面交互逻辑,信息呈现数量和密度,信息传递效率,用户体验5E原则:有效性、效率、吸引性、容错、易学。 我学习交互设计的时候,老师给的定义是:交互设计是一门研究人以及人类行为的综合性学科。其中关键是研究人以及人类行为、综合性、学科。 也就是说,UX除了关注界面信息设计,还需要关注用户行为,运用心理学、经济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做出判断。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