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做产品的这半年,我的5点思考和2点疑虑
做的每一个模块功能,随着不同用户、场景等都是可变的,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也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改变,比如做一个活动的平台,针对于活动做的每一个需求都有可能优化迭代,对于活动发起者和活动参与者产生的某种价值,也是可变的。 唯一要做的是适应时代,拥抱变化。 5. 增量的市场已经过去,存量时代开始了获客成本越高的今天,用户的增长和留存哪个更重要。 增量时代是论趋势的,存量时代是看企业和产品的。增量时代的特征是消费者聚敛,所以重要的是生产本身。存量时代的特征是消费者筛选,所以重要的是产品本身。 对于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来说,企业的生存还是要靠产品的变现能力,而变现能力却取决于用户,今天的颠覆性的产品越来越少,对于用户的选择而言,产品的本质化和多样化,对于用户的迁移成本、选择成本太高。 增量很难,不要轻易花钱做增长 既然做不出好的产品,那只有服务好自己的些许用户,才是生存之道,除这基础上,再慢慢做好增长,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2点疑虑1. 产品也许再无辉煌产品经理还有好的未来吗?
其一:未来的产品经理也许不会是这个“title”了,会越来越垂直化、精细化,也许叫做“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师”、“原型设计师”,亦或者是“用户增长PM”、“商业化PM”、“业务PM”等,目前已经开始慢慢细化了,单纯的功能性产品经理已经没有核心竞争力了。 其二:产品经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谓的低门堪、要求低的时代已经远去了。 举例: (1)校招要求
完全符合这些要求的人少之又少,HC又那么几个,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2)社招要求
要是放在前几年,给老周写份信,表明做产品的决心,也许就有可能被录取,今天呢,写份信,理你才怪。 符合这些要求的产品人可以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吗?不一定,市场上缺乏产品经理的有些评估: 产品的弱化+需求少+要求高=失去地位 2. 互联网职场人的出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不是没有核心竞争力,是因为你老了。 昨天笔者看了一篇《我想过39岁找工作会辛苦,没想到会这么残酷》文章,看完会心一笑,幸好笔者还年轻,除了主业之外,还有副业作为支撑,可到了那个点,未来在哪里? 这也是比较困扰笔者的一个点,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码农的中年危机是必然的,但产品呢,其实也是这样的,没有一个岗位是稳定的,认清现实,趁早准备,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及时醒悟。 变得是被动选择,不变的是主动选择。
作者:赵林,曾混迹于IBM、网易、360、联想等公司,公众号:赵林随笔,个人微信:aini520ko1007,希望用产品思维设计人生轨迹。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