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阶段,解析智能硬件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产品经理是一个曾经很火热的岗位,当然目前热度依然在线。产品经理概念的火热和普及,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来。 因互联网产品用户弃用成本太低、极易流失,催生了一批以“拜用户教”为信仰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左手用户右手体验,沉溺于手机或电脑屏幕这块方寸之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无法自拔。 然而,互联网产品经理只是产品经理中的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是工业产品经理,一虚一实交相辉映。 公认的说法,世界上最早的产品经理来自于宝洁,生产的是快消类产品。 广义上所有实物类产品都可认为是工业产品,而硬件产品则可认为是其中的电子类产品。 智能硬件产品又属于硬件产品下的一个子类,目前并没有业界统一的定义,但从归类上来看,可以将市面上存在的智能硬件产品分为四类——噱头型、联网型、弱AI型和强AI型。
作为一名(智能)硬件产品经理,想成为真正的产品高手,需要从初阶(P1)到中阶(P2)再到高阶(P3)这三个里程不断进阶,走完英雄之旅。 一、P1P1阶段PM(产品经理简称,下同)的定位是:
以上几点体现为: 1. 重点关注产品阶段中的开发阶段对于一个硬件产品从0到1的过程,包含了多个阶段。在P1主要关注其中的开发阶段,包括了设计和生产。
把握好了设计和生产两条腿,项目跑起来基本就不会有问题。 2. 能够做好几份关键项目文档
3. 知识能力储备了解足够的电子和结构工程知识,以自学为主。关键能力为执行力。 二、P2P2阶段PM的定位是:
以上几点体现为: 1. 重点关注产品规划产品规划包含了一个产品的单产品规划和产品组合的多产品规划。 单产品规划围绕着用户需求、竞品分析和资源整合展开。 看用户可知做什么,看对手可知别人如何做,看自己可知内外部有多少资源、如何整合,进而知道怎么做。 多产品规划方式有多种,可形成不同的产品组合,举个例子:
另外需具备通过数据分析反向迭代产品规划的能力,用数据来指导产品工作。 通过数据保证稳定产出,通过数据来做迭代的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需要注意的是:
2. 关注产品阶段中的概念阶段和上市阶段整个产品阶段可大致划分为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和上市阶段。 在P1主要关注开发阶段即可,P2则需扩展范围至上下游,同步关注到概念阶段(Concept)和上市阶段(GTM,Go to Market)。 3. 知识能力储备
PM则恰好位于项目团队中的结构洞,处于关键的信息集散地,有着最丰富的信息源。所以需要有能力且有义务做好信息处理,快速透过纷繁芜杂的表象,洞察本质并做出合理决策。 三、P3P3阶段PM的定位是:
1. 行业格局格局是个热门词汇,大格局普遍理解是“视野大、胸襟广”的意思。 什么是格局? 格,是“格物致知”,就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意思。局,是人与人、资源与资源、人与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格局连在一起,就是把各种人和资源之间的关系都看透的意思。 格局越大,意味着能看透越复杂的关系。最大的格局,就是看到最透。把事情看到最透,就不会为一些细节所困扰,也就“想开了”,自然就有了大器量、广胸襟。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