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晋中站长网 (https://www.0354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经验 > 正文

马云给支付宝留下的最后一道难题

发布时间:2019-12-11 02:54:44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乱翻书
导读:中国是一个讲诚信的国家,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每天反省自己的三件事有两件关乎诚信:为人办事有没有尽力,与朋友相交守不守信用。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信用,但中国现代商业社会缺乏一个科学的、人性的、智能的、安全的信用体系。 七年前,马云给阿里巴巴出了

过去免押金的场景受限,在于有押金的商业模式本身就少,消灭押金又跟商家利益有一定冲突。现在轻会员是增量工具,可以为商家拉进来用户,再用网络和生态把用户留下来。对于商家端,轻会员意味着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拉新获客,用权益来留住用户。

共享经济之后,芝麻一直面临的是回调,商业信用场景的增长回到了正常逻辑。不论信用购,还是轻会员,目前来看都将是慢业务。花芝联合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做,有成长需要,未来也有希望成为花呗、芝麻的竞争壁垒。

2.3.2 不做上帝,不作恶

邵文澜在谈到下一个商业场景时坦言:“内部很少讨论必争应用场景的问题。”而信用未来到底是一个社会性话题还是商业性话题目前都没有定论。

和社会性话题更紧密的,应该是个人信用的探索。芝麻信用从今年开始做一些免费的信用借还,比如图书馆的借书还书。9月底,芝麻推出了公益约定,说我接下来三个月要做3小时的公益,很多人立了个 flag,他就真的是在这三个月当中去做很好的公益。

这些都是外延的尝试,关于人与人的关系。这是芝麻新阶段比较纠结的探索,团队想看看能不能让小承诺变得是可累积,来增加大家信任的速度,而这毫无疑问是很少商业机构在尝试做的。

孙权说,原来工业化时代因为没有数据,不可以被计量,所以金融信用成了最典型的一个使用场景。但你今天准时到,是信用,借书准时还,也是信用,它跟金融没有相关,而是信守承诺的关系。当钱被计量以后,大家对时间不在乎了,获得或失去太容易了。书、伞、自行车、充电宝所有的租借,对违约概率的惩罚性不高,钱本身是惩罚性最高的。

很多人都被美发店、健身房的会员卡被折腾过。今天“花芝”跟消费者做个约定,你保持多少的消费频率给这个商家带来贡献,商家给你多少折扣,如果完不成约定的消费次数,商家也只是把你享受过的优惠再扣回去,消费者也没损失。芝麻作为商业信用可以激活双方的关系,又能解决社会的风险,为什么不做呢?

至于马云曾经描述过的场景——未来丈母娘挑女婿,看一看他的芝麻信用就可以了,显而易见,这是有争议的。芝麻曾经探索过的飞机提前安检、高铁休息室、垃圾分类等等跟道德和公共资源相关的事情,都和公权力有关,其实不适合芝麻来主做。

在其他场景,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机场的快速通行能不能根据芝麻分来?诊疗的优先级能不能按芝麻分排?这时候如果只看分数高低,就变成了给用户分级。

孙权说,这不是对人做道德评价,而是看成一种商业信用。丈母娘选女婿看芝麻分,主要是看他的商业信用,他在生活中是不是遵守诺言,而跟他有没有钱、学历高低、北方人南方人无关。如果他遵守诺言,应该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阿里只有自身体系内的数据,不是一个whole picture,做不到真正上帝视角的公平。这就导致阿里做信用有局限,要小心规避“做上帝”的情况出现。

邵文澜今年接手芝麻,明确了“不打标签,不分层级”的原则,给产品提供了一套价值观,有清晰的取舍。

马云给支付宝留下的最后一道难题

《黑镜》第三季第一集中,主人公莱希生活在一个依靠互相评分的社会,无论是和熟人打个招呼还是去餐厅吃饭都要在问候完或者接受服务后在手机上给对方评分。剧集中的产品让一切行为都可以被量化打分,而剧评对这种评分机制的类比就是“比如芝麻信用分、比如央行征信,又比如知乎的友善度”。

人性不能做量化,因此不论是信用购还是个人信用的探索,芝麻业务创新都非常难。团队需要充满敬畏,如履薄冰,避免怀着好意去做了某一个应用和交互,带着人性的善去做,结果遇到了人性的复杂。

芝麻还是围绕着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使命而活着,让交易成本最轻,人与人之间本身的信任更好,让交易效益更快,这是信用存在的价值。

三、会飞的金凤凰

现在来看,不论是商业信用还是现在个人信用的探索目前都还尚未成熟。哪怕一个成熟的个人征信体系也很难称为金凤凰。

2016年,马云又一次论述自己最初的观点:“中国不缺信用,缺的是信用体系”。诚信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说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依靠的是人口红利,那么以后中国依靠的不是货品与货品之间的差价,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信。

芝麻信用过去的口号是“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难实现,但是把意思表达出来了。

孙权说,今天我们所遇到的信用在商业模式上的挑战都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阿里巴巴做所有的业务都是为至少十年而准备的,不论是像阿里云还是菜鸟物流,如果真的能马上赚钱,要我们干嘛啊?

芝麻希望去解决银行、央行征信解决不了的问题,重新回到商业信用的主航道,和中国其他信用形成互补。“今天芝麻信用是行进在路途上的,遇到一些困难,撞过南墙,我们是有预料的,无非这个预料比我们想象的时间长一点点,我们把它称之为磨炼。”

孙权透露,芝麻信用还得养五年,7年+5年=12年,要比其他业务板块本身还更大,时间更长,我们有这个耐心。

金凤凰是飞着走的。能否走到金凤凰,关键在于芝麻能否真的成为信用基础设施,用户和商户双边市场在这套规范里面是互相信任的。它背后是重新创造一套商业逻辑,在数字经济时代用数据来重新定义商业信用,把商业信用量化,并且开放,能够为社会本身的商品流通、服务流通来提供价值。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