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畸变”:一年从1000人到5000人 每日花费百万广告费
在梨视频的暗访中,水滴筹兼职筹款顾问表示,有一套房的病人可以申请筹款 “滥用善心、透支信任,公司的道德和责任感何在?”在各大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充斥着对水滴的声讨。 很快,水滴公司回复称,这是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行为,将给予严惩,并宣布线下服务团队暂停工作,整顿学习。 已狂飙突进三年半的水滴,猛然间踩下了刹车。 实际上,水滴早已形成了一个保险王国。 水滴目前公布的注册用户数超过6亿,独立付费用户数达2.5亿。 这个王国由三个板块组成,它们构建出一个“完美”的商业模式。 水滴互助和水滴筹提供庞大的流量池,像漏斗一样往下漏用户,而水滴保进行变现,从而形成了商业闭环。 资本对此也回馈了足够的热情。 2019年,资本市场仍处于寒冬期。而水滴在此期间的两轮巨额融资,彻底震惊了业界。 一轮在3月,水滴获得了近5亿B轮融资。参与者中,有其老熟人腾讯、IDG资本和高榕资本的身影。 另一轮在6月,即B轮融资三个月后。水滴获得了超过10亿元C轮融资,博裕资本领投,腾讯、中金资本等跟投。 10亿——这是2019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健康险与健康保障领域融资的最高纪录。 但部分投资人在调研过水滴的项目后,没有投资,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疑点——水滴号称坐拥海量用户,却在外面重金购买流量。 “水滴每天在我们这里投放几百万的广告,注意,是几百万。”今日头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透露了一个惊人数据。 而水滴内部的一位员工,也透露了一个数据:“有段时间,每天投放100万到200万是有的。” “现在水滴保的成单用户中,有30%来自于自有用户,有70%来自于从外面购买的流量。”该员工透露。 也就是说,水滴自有用户的转化,只占30%。 为何水滴有6亿多用户,却依然需要在外面购买流量?水滴自有用户的转化,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02保险王国 时间回到三年半前,2016年4月,沈鹏从美团离开,宣布创立水滴。 沈鹏在当时算是一个风云人物。他是美团第10号员工,并一手搭建了美团外卖业务线。 当年的5月6日,水滴互助上线。 这是水滴的第一款产品,它讲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所谓的互助,大家现在都不再陌生。举个简单例子,它就是一帮人绑在一起,每个人交一点钱,如果谁得了癌症,就从这个池子里拿出一部分钱,给这个人治病。 这款产品的核心逻辑是:低成本获客。 沈鹏当时透露,每个互助用户的获客成本,“不到3块钱”。 这款流量大杀器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帮水滴获取到100万的种子用户。 很快,水滴又上线了第二款流量大杀器——水滴筹。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