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 一块属于强者的肥肉
在教育行业,我绝不属于具有深刻理解、超越市场认知的“强者”,如果新东方在线身上存在什么缺陷的话,我很可能没有这个能力识别出来。而只有当股价大幅下跌的时候,公司的问题才会呈现在我这个“弱者”眼前。所以我必须等到那一天,才能确保没有被自己忽略的重要风险。 作为一个弱者,我现在心里也有那么两点小疑惑。 一是招生人数能不能达到预期? 现在各家卖方报告,都给出20%左右的低价班续费率(第一年的寒暑假公司会推出低价班引流),70%左右的正价班续费率,并预测东方优播能抢占当地K12学生人数的5%。 这个模型看起来挺合理的,但那毕竟是待开垦的空白市场,未知数太多了。我在创投基金工作的那两年,就接触过无数份类似的商业开拓计划书,它们看上去都是合理甚至是偏保守的,其中至少10家还通过了投委会的评审,最终获得了我们的投资,然而1-2年后回头看,几乎没有一家达到了当初的目标,大部分都差得很远。 像东方优播,它到底能不能成功实现教学本地化(这需要当地学校的配合),能不能提供更高品质的教学服务,能不能让家长掏出比当地线下培训更高的学费,能不能如愿获得5%的市场份额,这些都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印证(如果你上过它的课欢迎来跟我讲讲)。 二是假设几年后招生确实达到预期了,整个线上优播市场消费习惯也被成功培育起来了,那之后需求会不会又进一步向线下小班升级? 毕竟当一个小城市的家庭都有能力也有意识掏1000块钱报名一科优播的线上春季班以后,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或许就不再满足于线上的教学效果了,而开始愿意花1500块钱报名线下小班课。到那个时候,学而思、思考乐、甚至新东方自己,都有可能会进入这片下沉市场收割,从而分食线上的优播份额。 俞敏洪在自己的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中也写到了,在线上和线下还没有形成协同的情况下,二者真的可能会出现“打架”。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