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千亿资本涌入生鲜新零售?
2018年10月,美团上市后组织架构大调整:成立两大平台(用户平台、LBS平台)由王慧文负责;组建到店事业群,张川为总裁;组建到家事业群,王莆中为总裁。大零售事业群拆分为两大事业部,2B业务快驴事业部,由陈旭东负责,2C业务小象事业部,由陈亮负责,深耕生鲜零售。 两次组织架构大调整,美团从“吃的更好,活的更好”,转型为Food+Platform “以吃为主的平台”,战略更聚集于“吃”。吃的高频业务,一个是餐饮,一个是生鲜。 生鲜战场,快驴事业部负责人陈旭东已于2019年4月离职,小象事业部主力业态小象生鲜模式暂时没跑通,正在转型尝试前置仓模式美团买菜。 虽然受挫,美团在生鲜战场不会放弃,战略上不允许。 2、每日优鲜: 腾讯对每日优鲜很重视,每日优鲜2年里融资7.8亿美金,都是腾讯领投。 每日优鲜子公司便利购(无人零售),AB两轮融资2亿美金,腾讯与鼎晖领投。 每日优鲜子公司每日一淘(社交电商),AB两轮融资1.3亿美金,腾讯系元生资本领投。 每日优鲜从2017年开始融资11亿美金,腾讯是主要的资本推动者。 每日优鲜采用进攻性战略,all in 新物种。每日优鲜从前置仓模式进化为“前置仓+中心仓”模式,便利购探索线下的无人零售,每日一淘探索社交电商。 2019年开始,每日优鲜的首要竞争对手,从易果生鲜变为盒马。 3、永辉超市: 腾讯很重视永辉,在2017年12月投了42亿人民币。 2017年,永辉超市聚焦新业务创新(云创的超级物种与永辉生活)。 2018年,永辉变革核心是:回归核心,聚焦主力。回归(超市)核心,聚焦(生鲜)主力,云创(新物种)云商(生鲜供应链)出表独立发展。 2019年,永辉变革核心是:三个坚守(坚守主业、坚守定位、坚守文化),跨维发展,“做好到店体验,增加到家服务”。 永辉超市开始对前置仓模式全面布局,每个省做一大仓(店内)+一小仓(店外)试点,希望2020年有千店千仓,500大店做500个仓外加500个新仓。 2019年开始,永辉超市的一号对手,从盒马变回大润发。 腾讯系生鲜领域三架马车,最大的共性是:都在下重注做前置仓模式。每日优鲜是前置仓的开创者,美团用前置仓做买菜业务,永辉超市也在大量开前置仓。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阿里系力推店仓一体O2O模式,腾讯系力推前置仓电商模式,争锋相对,都在抢占万亿生鲜赛道的战略机会。 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理论上店仓一体O2O模式,肯定是优于前置仓电商模式;在实践上,腾讯系的几个代表确在积极探索前置仓电商模式。 云阳子谈的以上现象,特指当下时间;时间是永远在变化的核心变量。 第二部分:财务投资者 战略投资,一般来源于产业资本,回报周期允许长达10年以上,强调整体收益。 财务投资,一般来源于风险资本,回报周期一般5~10年,强调单个项目收益。 风险资本是嗅觉很灵的动物,资本喜欢变化,变化意味着赚钱机会。阿里发起的新零售运动,风险资本很喜欢,因为赚钱机会来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大多风险资本与阿里资本是竞争对手,与腾讯资本是合作伙伴。 在这场新零售投资盛宴中,【云阳子新零售内参】将分析一流风险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IDG资本、今日资本等)如何布局。 一、今日资本: 今日资本的创始人是徐新,对电商与零售业务研究深刻。2015年一个会议上讲过,电商最后一个堡垒是生鲜,得生鲜就能拿下天下。徐新认为有三股新势力进入这个赛道,一个就是社区生鲜超市、一个是社区拼团、另一个是前置仓的生鲜电商。 1、前置仓生鲜电商: 徐新很重视前置仓模式,2015年投资U掌柜,立足于华东地区的生鲜电商,两轮融资4000万美金,2018年U掌柜停止运营。 2018年12月,今日资本投资了叮咚买菜,据说上亿美金。 2、社区生鲜超市: 谊品生鲜,2013年在合肥成立,定位24小时社区生鲜折扣店。 5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多业态平台,包括养殖基地、种植基地、海鲜批发平台、高档餐饮、谊品生鲜折扣店、谊品到家线上平台等业态。 2018年8月,谊品生鲜A轮由今日资本投资。 2019年3月,徐新推荐腾讯领投,美团的龙珠资本跟投,谊品生鲜开始站队腾讯系。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