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Redis的n种妙用,不仅仅是缓存
Redis 的持久化机制有两种,第一种是快照(RDB),第二种是 AOF 日志。快照是一次全量备份,AOF 日志是连续的增量备份。快照是内存数据的二进制序列化形式,在存储上非常紧凑,而 AOF 日志记录的是内存数据修改的指令记录文本。AOF 日志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变的无比庞大,数据库重启时需要加载 AOF 日志进行指令重放,这个时间就会无比漫长。所以需要定期进行 AOF 重写,给 AOF 日志进行瘦身。 RDB是通过Redis主进程fork子进程,让子进程执行磁盘 IO 操作来进行 RDB 持久化,AOF 日志存储的是 Redis 服务器的顺序指令序列,AOF 日志只记录对内存进行修改的指令记录。即RDB记录的是数据,AOF记录的是指令 RDB和AOF到底该如何选择?
缓存雪崩是什么? 假设有如下一个系统,高峰期请求为5000次/秒,4000次走了缓存,只有1000次落到了数据库上,数据库每秒1000的并发是一个正常的指标,完全可以正常工作,但如果缓存宕机了,每秒5000次的请求会全部落到数据库上,数据库立马就死掉了,因为数据库一秒最多抗2000个请求,如果DBA重启数据库,立马又会被新的请求打死了,这就是缓存雪崩。 如何解决缓存雪崩 事前:redis高可用,主从+哨兵,redis cluster,避免全盘崩溃 事中:本地ehcache缓存 + hystrix限流&降级,避免MySQL被打死 事后:redis持久化,快速恢复缓存数据 缓存穿透是什么? 假如客户端每秒发送5000个请求,其中4000个为黑客的恶意攻击,即在数据库中也查不到。举个例子,用户id为正数,黑客构造的用户id为负数, 如果黑客每秒一直发送这4000个请求,缓存就不起作用,数据库也很快被打死。 如何解决缓存穿透 查询不到的数据也放到缓存,value为空,如set -999 “” 总而言之,缓存雪崩就是缓存失效,请求全部全部打到数据库,数据库瞬间被打死。缓存穿透就是查询了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并且从存储层查不到的数据没有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存储层去查询,失去了缓存的意义。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