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表的创建和表中数据操作
☆ 准备工作
1,保证自己的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在navicat的命令界面操作mysql。主要涉及建立表结构,和对表中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动作。站在一个新手角度的简单mysql表结构和数据操作。 ☆ 准备工作 1,保证自己的电脑安装了mysql(my.ini下的字符集设置是utf8) 2,确保电脑同时安装navicat(任意版本) 3,保证mysql服务器已经启动 注:若对navicat操作不熟,请参照这篇文章。 ☆ 打开控制台 在navicat的tools(工具)菜单栏选择Console...(控制台)菜单项,然后弹出类似于dos的操作界面,我们就在这个界面来编写mysql代码。(因为dos默认字符集是GBK,而此处控制台默认的utf8) ☆ 表结构的建立 1、先连接库使用命令 use test; mysql> use test; Database changed 当看到Database changed(数据库已改变),说明数据库连接成功。 2、查看数据里是否有我们要创建的person表,用命令 show tables; mysql> show tables; Empty set 此时,提示Empty set(空) 数据中是空的一个表也没有。ok,接下来我们创建person表。 3、在test数据库中创建person表 创建表的语法: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1 数据类型(宽度/大小) 约束 , 字段名2 数据类型(宽度/大小) 约束 , ... 字段名n 数据类型(宽度/大小) 约束 ); 注:约束可以省略,注意每一个字段创建语句后是已逗号结束,最后一个可以省略。 员工表(person) 字段 描述 数据类型 备注 pid 员工编号 int 11 pname 员工姓名 varchar 30 psex 员工性别 varchar 4 page 员工年龄 int 11 paddress 员工住址 varchar 50 上面是一个简易的数据字典,来描述创建表的相关信息。下面开始创建 当年看到Query OK,0 rows affected 说明表创建成功也没有任何语法错误,若有错误会有提示,请修改你的sql语句。(int默认宽度11,因此可以省略) 4、用命令语句查看一下表结构 查看后的结果和前面的数据字典对照。语法: desc 表名 ; ☆ 表的数据操作(记录处理) 1,增加一条记录到person表 语法: insert into 表名(字段1,字段2,...) values(值1,值2,...); 或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值1,值2,...); 当看到Query OK, 1 row affected(已完成,1列改变)说明插入成功,其他错误提示,请检查sql语句。 2,增加多条记录到person表 语法: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 当看到这些信息,说明增加记录完毕。 3,查询person表中的记录 语法: select * from 表名; 或 select 字段1,字段2,字段3 from 表名; 4,修改person表中记录(修改二毛的年龄) 语法: update 表名 set 修改条件 where 依据条件 ; 注:一定要有where依据条件,否则所有记录都被修改成相同的,切记。 然后,我们用查询语句查询表中所有记录mysql图标,我会发现二毛的年龄被修改成17 5, 删除person表中记录(删除小毛的记录) 语法: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依据条件 ; 然后,我们用查询表中所有记录,会发现小毛那条记录不见了。 ☆ 后记 如果在执行sql语句时,出现错误提示,请对照自己的sql语句中字母或标点的编写是否有问题。(双引号或单引号都可以)。 如果一开始就报错误,请检查是否有test这个数据库。查看命令语法 在编写sql中,有的地方必须要使用分号结束。检查语句没问题还报错,看看是否用了分号作为结束标志。(登录时不需要分号)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