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X傻傻分不清楚?来一份清晰详尽的设计师分工指南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催生的UI设计师热潮,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转行为UI设计师。因为初级的UI就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延续,再加上扁平化风格的流行趋势,真真是对了平面设计师的技能树,要知道平面设计师对于颜色、造型、排版等都是熟手中的熟手。 但需要注意的是平面设计师的设计——logo、海报等,更偏情感创意类,往往是天马行空的视觉创意思维,更强调感性,通过设计让用户产生情感触动,提升品牌价值;而UI设计师的设计——更偏向于产品类,基于用户需求,根据目标用户的喜好,探索设计风格,进行界面布局,归根到底UI设计师兼顾感性的同时更偏理性,通过解决问题获取更好地体验。 因此建议想转行的平面设计师可以了解一些关于界面、产品等入门知识,诸如iosAndroid的各种设计规范、移动应用UI设计模式、about face 3等;也可以多多把玩手机中的有趣应用,试着理解分析下。 互动设计师(动效设计师) 每次说起互动设计师,我都无比纠结该怎么说明,英文是interaction designer,是不是觉得也可以翻译为交互设计师呢,是不是又陷入了傻傻分不清的迷雾呢。 我觉得产生这个疑问的原因,其实是国内国外行情的不同,在国外interaction designer 真的就是互动设计师,而不是国内翻译过来理解的交互设计师,而国内我们经常说的交互设计师其实在国外被称为UX设计师。 感觉自己又绕进去啦,你明白了吗?下面还是以实际案例来阐述什么是互动设计师吧,至于什么是国内的交互设计师详情可看“UX设计师”段落。 刷新 iPhone 手机邮箱应用时,还记得那个流畅平滑的转场动效吗?它就是出自互动设计师之手。不同于视觉设计师设计静态界面元素,互动设计师擅长将创意概念转化为有视觉冲击力的互动作品,比如用流畅动效,模拟用户操作界面过程。举个例子,一个应用的菜单怎样滑入、使用哪种转场效果以及按钮如何调起,互动设计师将其概念实现为有视觉冲击力的互动模型。 “精通图形设计、动态图形和数字艺术;对排版和色彩高度敏感;对材质和结构有所了解,并能够控制动态效果;了解 iOS,OS X,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 ,同时能够熟练使用 Director(或同类工具),Quartz Composer(或同类工具),3D 计算模型进行动效图形设计”这可能就是成为互动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了 对于互动设计师,你可能会听到他们很自然的说:“这个菜单应该从左侧淡入,时间为 800ms。” 设计产出物:互动作品,诸如gif格式图片、视频等 工具:AfterEffects,Quartz Composer,Flash,Origami 产品设计师 产品设计师又是一个宽泛的名词,顾名思义就是设计产品的,根据实际的用户/商业需求,设计实体/互联网等各类产品,以满足相应的用户/商业需求、解决对应的问题。也就是说互联网之前,产品设计师普遍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提炼需求,设计实体产品,如家具产品、日用品等;而随着互联网浪潮来临,互联网领域的产品设计师,更多设计的是虚拟互联网产品,如网页、APP等。下面主要介绍互联网领域的产品设计师。 简单来讲,产品设计师就是一个需要为产品视觉和体验整体负责的设计师。 他的角色不易确定,并且不同的公司存在差异性。一个产品设计师可能会做少量的前端工作,组织用户研究,设计用户界面并且绘制视觉元素。由始至终,产品设计师都需明确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然后设计、开发、测试,并不断迭代更新。一些公司希望保证不同的设计角色之间可以流畅协作,所以设置了“产品设计师”这个职位来激励整个设计团队保持整体的用户体验,包括用户研究、交互设计以及视觉设计。但其实大部分公司使用“UX 设计师”,甚至于仅使用“设计师”作为统称。有时候简单了解职位描述,可以让你更容易理解公司中设计团队是如何划分职责的。 总的来讲,产品设计师负责各个方面的体验设计工作:用研、交互、视觉,确保能够制作精确到像素的高保真原型,并且推动开发Web和移动端的新功能。 设计产出物:互联网时代前:家具产品、日用品等;互联网浪潮来临:网页、APP 用户研究工程师(用户研究专员) “用研是用户需求的捍卫者。” 用研的目标是回答这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你的用户是哪些? 你的用户需求是什么?”。通常,用研需要访谈用户,挖掘庞大的商业数据,收集并整理在其中的发现,如可用性测试、焦点小组、数据分析等。我们都知道设计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所以用研们通过组织A/B 测试来筛选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案。一般而言,用研通常都是大公司的支柱,因为在大公司中才可以接触到足量的数据,有充足的机会统计显著的结论。 用户研究员,通常与产品团队共同明确调查目标;设计研究方案,设法了解用户行为与态度;能够使用大量的定性研究和少量的定量研究(比如调查问卷)来组织用户研究。UX 设计师偶尔也会兼顾下用研的角色的。 你可能会听到他们很自然的说:“从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出,一个典型用户应该blabla。” 研究产出物:用户画像,A/B 测试报告,可用性测试报告,专家评估报告,焦点小组报告,用户访谈报告,数据分析报告等 工具:Mic,Paper,Docs,PPT,Keynote,Excel,SPSS 此文为两位译者根据原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修改、整理出的成果,较原文有较大改动。 原文作者|Lo Min Ming 翻译|滕玥 校对|小王子Mayday 延伸阅读: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