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狂吹”5G了!
当年高通的宣传,CDMA将提升增益18倍,之后发现没那么高,但大家还认为CDMA比TDMA可以高5-6倍,结果最终发现这个增益只高了10%。 (图为美国高通公司,通过CDMA高通可以在全世界“收税”) 而事实上5G的情况更加极端,对比以往历次通信技术升级,其系统效率的提升不显著,主要是靠暴力堆砌提升性能。 即便3G的提升有“吹牛”的成分,但CDMA相比TDMA还是有10%的提升。而在4G时代,也有SFR、OFDM、Alamouti等重大改进,其中SFR还是中国工程师原创性技术。 SFR——软频率复用(SFR,Soft Frequency Reuse),被外国人用后改了个名字叫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翻译过来是蜂窝(基站)间互相作用的协调。软频率复用在近十年已经成为无线通信一个新增的大领域,现在运营商都有ICIC接口功能。SFR在实验室条件下性能提升高达100%,即便是商用条件下实战,最初的性能提升也有10%,相当于从TDMA到CDMA的效率提升,进一步的深化的MLSFR可以提升30%。 相比之下,由于4G充分运用过去几十年的技术储备,在很多方面已经接近现有理论的天花板了,目前的5G在系统效率提升方面空间实在有限。 要想打破如今的局面,需要的是少一些商业的喧嚣,静下心来,搞理论创新突破。 因为人类科技的根本性进步,都需要倚赖理论突破,否则便永远只能是量的累积,无法实现技术迭代。 5G,也是如此,基础理论的突破是必需。 6 中国是重要参与者 目前,5G在媒体宣传和商业运作中,存在一定“神化”的风险,往往会有“5G秒天秒地秒空气”之感;另有一些媒体极力宣称5G是中国主导标准,或5G是中国伟大创新。其实,这并不客观。 在3G时代之后,全球通信厂商对高通一家独大心有余悸,因而在之后的标准制定中,大家都在玩平衡,实现决不让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个国家一家独大。就5G标准制定而言,中国当然是一个重要参与者,但远远谈不上“主导”。 有人会用中国的专利数量说事,但实际上,通信标准专利含金量高低相差很大。至少,我们在5G时代,也没能实现高通在3G时代凭借核心专利全球征收“高通税”的能力,甚至仍然需要承担“高通税”。这也从侧面说明,专利数量尚没能给中国带来5G的主导地位。 中国在通信产业上的优势,是强大的国家决策执行力,能够集中力量,拥有三大运营商这样能够实现“村村通”的国有企业,以及一批优秀的通信设备整机厂和终端整机厂。 (图为2018年4月2日印度士兵在中印边境收到的中国联通信号短信,这条被称为“让印军崩溃的中国短信”,展示了中国通信基建的覆盖能力) 但短板也很明显,那就是核心器件尚受制于人,一旦核心器件被卡脖子,整个通信产业将遭遇重大的挫折和困难。 因此,当下,动辄“中国主导5G”,“中国5G综合实力最强”,未免有些过于乐观。我们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但道阻且长,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才可能让我们真正实现心中的愿景。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