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工业物联网中的几种主流无线技术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大型生产场景中涉及大量的设备、生产应用系统、工人和产品,稳定、高速、易管理的无线网络是必不可少的需求。 工业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ZigBee、Wi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另一类是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即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LPWAN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于未授权频谱的LoRa、SigFox等技术;另一类是工作于授权频谱下,3GPP支持的2/3/4G蜂窝通信技术,比如EC-GSM、LTE Cat-m、NB-IoT等。 不同的无线技术在组网、功耗、通讯距离、安全性等方面各有差别,因此拥有不同的适用场景。例如,Sub-1GHz技术适用于传输距离远、电池供电、须具备强健性的应用环境;蓝牙适合高速、传输更多信息、通过手机控制的状况;Thread、Wi-Fi等技术也有各自的优势与适用情境。 工业4.0应用场景中的无线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无线技术标准也在不断涌现。例如,作为传统WiFi技术的扩展和补充,Wi-Fi HaLow可提供独特的安全、远距离、低功耗和高度优化的无线连接组合,极大地提升了工厂自动化的管理效率。 工业物联网中不同无线技术的性能比较 工业物联网中不同无线技术的传输速率与距离 工业物联网中不同无线技术的接收效率和距离 下面分别列出了工业物联网中最常见的几种无线技术:ZigBee、蓝牙、Lora、NB-IoT、Sigfox,以及最新的WiFi Halow技术。 ZigBee技术 ZigBee被正式提出来是在2003年,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蓝牙通信协议的高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等缺陷。名称取自蜜蜂,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的方位信息,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 ZigBee可工作在三个频段868MHz~868.6MHz、902MHz~928MHz和2.4GHz~2.4835GHz,其中最后一个频段世界范围内通用,16个信道,为免付费、免申请的无线电频段。三个频段传输速率分别为20kbps、40kbps以及250kbps。 ZigBee是低成本、低功耗、低功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是专为低速率传感器和控制网络而设计的无线网络规范,具有如下特点:
ZigBee虽然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高容量、长电池寿命等优点,但也有缺点,即抗干扰性差,通信距离短,而且ZigBee协议没有开源。 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最早始于1994,由电信巨头爱立信公司研发,是在两个设备间进行无线短距离通信的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蓝牙技术被广泛地用于手机、PDA等移动设备,PC、GPS设备,以及大量的无线外围设备(蓝牙耳机、蓝牙键盘等)。 蓝牙采用跳频技术,通信频段为2.402GHz~2.480GHz。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更新了10个版本,分别为蓝牙1.0/1.1/1.2/2.0/2.1/3.0/4.0/4.1/4.2/5.0,通信半径从几米到几百米延伸。 相比之前的蓝牙4.2甚至更老的版本,蓝牙5.0有如下特点: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