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家靠谱的汽车科技公司有多难?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户关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威马基于“互联有度、守护有备”的智能网联安全理念,在研发车辆硬件的同时,同步构建了车辆网络安全体系,从车端、云端和通信端三方面,全面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研发落地之难:自动驾驶布局要趁早智能座舱关乎用户在车内的智慧体验,智能驾驶则是保证驾驶者安全的保险,他们共同构成了智能汽车核心元素。 纵观整个行业,自动驾驶研发能力各显神通,然而,大部分车企还处于一个离普通消费者较远的位置。 作为自动驾驶领域中的佼佼者,丰田早在2013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已经开始研发自动驾驶功能,研发出了非常接近量产标准的自动驾驶技术“Mobility Teammate Concept”,但真正实现商业化预计还要到2020年。 相比传统巨头,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无疑让自动驾驶来得更快些。今年4月,特斯拉宣布正式量产完全自动驾驶芯片,并已运用在了量产车型中。而将最新的智能技术应用到量产车当中,这一直也是威马最擅长的领域。 从功能上来讲,威马所研发的Living Pilot 全功能L2级智行辅助系统,几乎是业内面向消费者普及的功能最全的一套解决方案,并基于中国路况和使用场景研发。 数据显示,Living Pilot 智行辅助系统进行了超过10万小时的实际路试数据,累计测试历程800万公里,做了大量的本土化定制开发,并通过大量实际测试验证,是更贴近中国用户的实用型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经历了多年的大众普及,自动驾驶早已不是梦,对于威马、蔚来、小鹏等一众“造梦者”而言,自动驾驶的布局都在拼比谁最早,布局早,才能把真正的体验交付给用户,先期获得市场反馈。 为何市场的反馈如此重要?从硬件到软件都需要不断迭代,因为造车新势力,早已不能等同于“汽车公司”,他们的内核是科技、是互联网,也即威马要做的“智能汽车头号实力派”。 当“造车运动”进入到了下半场比拼中,从竞争策略、产品实力到智能体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攻下四大竞争难点,才能成为一家真正靠谱的汽车科技玩家。 在电动汽车乃至智慧出行的赛道上,威马不会孤军奋战,难于上青天,胜于落子时。(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李玉鹏,编辑/葱葱)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