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经历,互联网大厂升职加薪那些事
百度的技术职级是T系列,应届生入职是T3,据我观察到的小样本,50%左右的校招新人4年可以升到T6。15年从三星出来,也拿到百度的offer,定级T5,因为不看好当时offer部门的业务,最终没去。所以这次,预期的级别是T6,T6以下级别,通过两轮技术面,外加经理和HR面试,可以直接发offer。T6及以上级别,多一轮技术委员会定级面试。 实际上我在技术委员会定级面试之前,又做了一轮技术电话面试,面试官是上海百度的高T。然后才是技术委员会定级面试,这次面试,安排在中午,有3位T7及以上的高T,两位HR。毕竟我从通信行业转到互联网,做信息流推荐不到一年,在科班出身的算法高T面前,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面试表现非常不好。 最终,HR告知定级T5。当时也犹豫要不要接这个offer。 接,定级偏低,无论是今后在百度内部发展,还是以后从百度跳槽出去,定级都会受影响; 不接,岗位方向,百度平台,项目潜力都非常不错,况且当时也没有更好的Offer。 最后一轮沟通HR告知,百度一年有两次晋升窗口,只要表现好,最快半年就可以晋升,薪资给到T5级别的最高段,还配了一些股票,最终接受了这个offer。 我进去之前,团队构成如下:
我加入的团队,在接到信息流业务之前,他们做的一个团购类的项目失败了,闲了一个多季度,后来团队一分为二,原来的技术leader T8带了几个T7,T6去了无人车事业部。剩下的也许是没有更好的出路选择留下来,然后接到了信息流项目的部分业务。 进去后,我们团队跟几个平行协作的团队经过几次业务调整,分工进一步明确和聚焦。我跟T6 mentor做一个小方向。 李彦宏于1999年从硅谷回国,创立百度,以搜索引擎立足,这是一个以技术见长的领域,加之李程序员出身,整个公司工程师气氛浓厚,在业务涉足的诸多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 不同事业部,不同项目,各种资源,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在内部共享。除了做好份内业务,下班时间和周末,都在学习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和项目。 曾经跟T7技术leader闲聊,他说这是他在百度这么多年遇到最靠谱的项目,可遇不可求,他几乎是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工位,通常在晚上10点,11点以后下班。老大都这么卖力,整个团队都是如此,团队招新人都会明确告知这里的加班情况。 转眼到了9月份的晋升窗口期,整个信息流项目的实际效果远超预期,毕竟,从0分做到60分,70分总是相对容易。符合条件的都晋升了。
因为项目进展很快,公司又从战略上重视信息流业务,所以给了团队充足的招聘名额,包括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大概16年10月份,了解到公司的晋升细节,T5到T6,必须在T5岗位呆满一年才有资格提名晋升,我6月份入职,下一个晋升周期17年3月份,还不到一年,最快要17年9月份才有资格,也就是我要硕士毕业5.5年的时候才有资格晋升到T6,而组内有两个T6是硕士校招进来3年就升到T6,9月份刚晋升T6的女生就是13年校招进来的。 所以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我已经落后太多,加上那个时候北京房价涨的厉害,杭州房价也疯起来了,在百度继续打怪升级爬职场对我而言,已然没有太多意义,我必须赶紧到杭州去。 表现在工作上,对晋升无欲无求,只做分内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百度的资源,对自己技术栈全面、系统查漏补缺,为下一次跳槽铺路。然后开始看有意识地看杭州这边的机会,在17年5月份,离开北京来了杭州,在新公司,薪资满意,职级也追上了同时毕业的同事。 4 在百度观察到一个现象: 校招进来的应届生本科生,两年升到T5,非常普遍,当然本科生能进来本身难度极高。 社招进来工作4到6年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互联网大厂经历,通常定级到T5,很难到T6,很难很难。 这也是我经常说的,搞互联网,大部分岗位,本科能进大厂,就不用读研究生,意义不大,在公司学东西更有针对性,早点进来升级打怪比什么都强。 作者简介 岳京杭,湖南人、北邮硕士毕业,人工智能从业者、软件工程师。求学于西安、北京,目前定居杭州。浪迹于通信、互联网行业,三星电子、百度等公司。勤于思考,乐于分享。复盘过往经历、面向未来思考、做最优决策。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