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美国为何铁心“杀死”华为?
在他们的一番游说之下,美国政府被“国家安全说”吓了一跳,抡起拳头便朝日本砸了过去——1986年春,日本被认定只读存储器倾销;9月,《美日半导体协议》签署,日本被要求开放半导体市场,保证5年内国外公司获得20%市场份额;同时,对日本出口的3亿美元芯片征收100%惩罚性关税;否决富士通收购仙童半导体公司。 一番操作猛如虎,一招便让日本半导体产业十年的奋斗轰成了渣——DRAM的全球市占率从最高时的80%一路跌到最后只剩10%。可笑的是,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正是在美国五十年代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开了先例之后的美国愈发霸道,如今面对华为,故技重施。 然而,今时已不同往日,中国也不是日本。 当年的日本,其半导体产业的最大市场正是美国,凭借对市场的绝对话语权,美国的制裁对于日本来说无异于一道“命令”。 而如今的中国,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对全球半导体供应商来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包括美国。此外,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也在大踏步地进行着全球化布局,向世界各地伸展枝丫。 巨大的中国市场,中企的广泛全球化,决定了中国企业绝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拥有尖端自研技术的华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华为,已经成为美国5G通信技术领域的头号威胁。 在技不如人的局势下,美国发动的不仅是一场商业竞争,更让人担忧的是其背后起主导作用的政治经济打压。 这是一场争夺5G高地的战役,毫不夸张地讲,其结果将会影响中国的5G进程。 5G是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峰。5G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eMBB(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和URLLC(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 作为底层网络技术,5G将会成为新一代信息时代的神经网络,对经济社会变革产生巨大影响。它将改变工业互联网,这是一个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底层技术革命。 而华为之所以能在这一关键技术上冲到前头来,归功于其长期以来的研发投入。 在5G技术专利上,华为以1554项专利领先于诺基亚(1427)、三星(1316)等公司,是拥有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在3GPP的规则下,5G标准化的投票是一种技术实力和话语权的综合。 在各方博弈寻找平衡的过程中,华为成了最优解。 而手握5G标准,不仅意味着站在了利润链的高地、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这一点可以参考躺在标准上数钱的谷歌、英特尔、ARM、微软等企业),更重要的一点,站在5G技术的产业链上游意味着信息安全的自主权。 如此重要的命脉,美国大动肝火不难理解。 自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业加入了全球供应链的大体系之中,逐渐从OEM、到ODM,再到如今以华为为代表的OBM,建立起了中国“长城牌”的品牌和竞争力。 然而,时间毕竟太短了,为了迎头赶上,中国企业选择与全球产业链进行合作。很多技术并不是不能做,而是没有必要、没有时间做——全球合作是最高效的共赢。 但,一直站在世界技术和知识产权高地的美国,当然不希望在全球分工的阶层中,突然出现了一项重要底层技术,居然来自中国华为。 如今,美国政府的一纸禁令,想要打破的正是中国企业的这条全球合作路径,意图抽掉“巨人的肩膀”,让好不容易走到高处的中国企业跌回山脚下,失去与美国竞争的能力。 烽火连三月,亦有家书来到。最近几天,许多外媒评论称,参考中国产业的发展历程,如果给它时间,华为必定能渡过难关,拥有自己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现实是,今日之华为,缺的正是时间。 显然,这一次,生死攸关。 成了,华为将浴火涅槃,大大提升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话语权和把控能力——在日美技术封锁下实现绝地求生的三星,如今已经成为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集大成者。 败了,将会影响中国高科技技术的发展轨迹——在华为的身后,还站着更多的中国科技企业。5月22日,美国国务院国际安全与防扩散局便宣布对13个中国企业及个人实施制裁,其中包括友祥科技、浙江兆晨科技等10家企业以及3名个人。此外,美国政府还针对中国的无人机制造企业和监控设备企业,向美国企业发出警告,或涉大疆、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企业。 一场大博弈,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剑和盾,华为不能倒下。天降大任,华为,唯有渡劫重生,方能超神。 祝福华为!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