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车联网标准的演进之路
产业发展第一要素是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产业发展将无章可循,也解决不了互联互通问题,产业就难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谁把握了标准主导权,谁就控制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所以产业
产业发展第一要素是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产业发展将无章可循,也解决不了互联互通问题,产业就难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谁把握了标准主导权,谁就控制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所以产业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是否能健康快速发展,首先要分析其标准的进展情况。本文将从DSRC vs. C-V2X标准之争、国际C-V2X标准进展、中国C-V2X标准进展三个层面来分析5G车联网标准的演进之路。▎本文来源:5G行业应用 01 DSRC vs. C-V2X标准之争 1. DSRC vs. C-V2X标准整体情况 车联网V2X(Vehicle-to-Everything)全球存在两大标准流派,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和C-V2X(Cellular-Vehicle-to-Everything,基于蜂窝技术的车联网通信)。 车联网主要的标准组织和联盟包括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3GPP(移动通信伙伴联盟)、ARIB(日本电波产业协会)、TTA(韩国电信技术协会)、IMDA(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5GAA(5G Automotive Association)等。ETSI制定了基于DSRC的标准ITS-G5,同时作为3GPP的创建伙伴,ETSI也会从3GPP的技术标准成果中直接转化引用。 中国车联网主要标准组织和联盟包括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ITS(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SAE-Chin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NTCAS(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TIAA(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C/ITS(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CAICV(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等。 DSRC标准由IEEE基于WIFI制定5g 车联网,并且获得通用、丰田、雷诺、恩智浦、AutoTalks和Kapsch TrafficCom等支持。通用已经有量产车凯迪拉克CTS搭载DSRC(由Aptiv提供系统,AutoTalks提供模块,恩智浦提供芯片),丰田则在2016年就开始销售具备DSRC技术的皇冠和普锐斯,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电装提供系统,瑞萨提供芯片)。 C-V2X由3GPP通过拓展通信LTE标准制定,并向5G演进,获得福特、宝马、奥迪、戴姆勒、本田、现代、日产、沃尔沃、PSA Group,众多Tier1,运营商移动、联通、AT&T、德国电信、KDDI、DOCOMO、Orange、Vodafone,以及华为、爱立信、大唐、高通、英特尔、三星等支持。 DSRC标准化流程可以追溯至 2004 年,主要基于三套标准:第一个标准是IEEE 802.11p,它定义了汽车相关的“专用短距离通信”(DSRC)物理标准;第二个是IEEE 1609,标题为“车载环境无线接入标准系列(WAVE)”,定义了网络架构和流程;第三个是SAE J2735和SAE J2945,定义了消息包中携带的信息,该数据将包括来自汽车上的传感器信息,例如位置、行进方向、速度和刹车信息。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力推DSRC,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效率、便捷三大方面优质服务。安全方面,中轻型车辆将避免80%的交通事故,重型车避免71%的事故;效率方面,交通堵塞将减少60%,短途运输效率提高70%,现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2~3倍;便捷方面,停车次数可减少30%,行车时间降低13%至45%,实现降低油耗15%。 C-V2X标准工作始于2015年,各工作组主要从业务需求、系统架构、安全研究和空口技术4个方面开展工作。业务需求由3GPP SA1工作组负责,系统架构由3GPP SA2工作组负责,安全方面由3GPP SA3工作组负责,空口技术由3GPP RAN工作组负责。 3GPP C-V2X标准化工作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基于LTE技术满足LTE-V2X基本业务需求,对应LTE Rel-14版本;第2阶段基于LTE技术满足部分5G-V2X增强业务需求(LTE-eV2X),对应LTE Rel-15版本;第3阶段基于5G NR(5G新空口)技术实现全部或大部分5G-V2X增强业务需求,对应5G NR Rel-16,Rel-17版本。 已经完成Rel-14 LTE-V2X和Rel-15 LTE-eV2X,目前正在进行5G NR Rel-16制定和Rel-17规划。 LTE-V2X包含LTE-D2D(点对点)的PC5接口和LTE蜂窝网的Uu接口。其中车-车通信(V2V),车-路边基础设施通信(V2I),车-人通信(V2P)均通过PC5模式,工作于专用频段;车-网络/云通信(V2N/V2C)通过Uu模式,工作于运营商蜂窝网络频段。其中PC5接口称为Sidelink(侧行链路或直通链路),Uu接口包括Uplink和Downlink(上下行链路)。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已经分配了V2X(DSRC和C-V2X)点对点通信工作频段。美国分配5850-5925MHz共75M带宽;欧洲分配5855-5925MHz共70M带宽;日本分配5770-5850MHz共80M带宽;韩国分配5855-5925MHz共70M带宽;新加坡分配5875-5925MHz共50M带宽;中国分配5905-5925MHz共20M带宽。 2. DSRC vs. C-V2X技术和商用对比 从技术角度看,2018年4月在华盛顿召开的5GAA会议上,福特发布了与大唐、高通的联合测试结果,给出DSRC和LTE-V2X实际道路测试性能。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通信距离在400米到1200米之间,LTE-V2X系统的误码率明显低于DSRC系统,而且C-V2X的通信性能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均明显优于DSRC。基于此,福特最终放弃DSRC而选择C-V2X。 从持续演进角度看,C-V2X包含Rel-14 LTE-V2X、Rel-15 LTE-eV2X和向后演进的NR-V2X,也比DSRC有明显优势。 从商用角度看,美国希望在2021年达到50%新车安装DSRC,2022年达到75%新车安装DSRC,2023年开始100%新车安装DSRC。DSRC经过多年的测试与验证,可行性得到验证,同时网络、芯片等产业链相对成熟。但是C-V2X具备后发优势。5GAA自2016年9月创立以来,已经有超过120家运营商、车企、芯片商、设备厂商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加入。 基于LTE-V2X的车联网商用进程:2018年进行规模试验,2019年进行预商用测试,2020年正式迈入车联网(LTE-V2X)商用元年;基于5G NR的车联网商用进程:2019年进行5G NR Uu技术试验,2020年进行5G NR PC5技术试验,2021年进行预商用测试,2022年正式迈入5G NR-V2X商用元年。 3. DSRC vs. C-V2X竞争背后动因 标准竞争的背后,不仅是技术对抗,更是国家利益的博弈。在无线通信领域,1G时代百家争鸣,主要以美国(AMPS)、欧洲(TACS/C-Netz)、日本(JTACS)为主;2G时代主要是欧洲(GSM)和美国(CDMA)角力;3G时代,欧洲(WCDMA)主导,加上美国(CDMA2000)和中国(TD-SCDMA),除此之外,美国以Intel为首的“IT派”,加入战局,推出了技术上极具竞争力的WiMAX,由IEEE制定802.16标准,采用OFDM+MIMO技术,解决了多径干扰,提升了频谱效率,大幅增加系统吞吐量及传送距离,向“电信派”发起挑战。尽管WiMAX初期技术优势明显,但是最终由于芯片供应跟不上,终端和网络设施跟不上,产业链发展严重不足,导致最终败北给LTE,也将北电等老牌企业拖跨;4G时代,主要是FDD LTE和TDD LTE(中国主导)标准。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车联网领域,美国主推脱胎于WIFI的DSRC标准,中国主推基于电信领域的C-V2X标准,双方在欧洲市场博弈。 借鉴WiMAX vs. LTE的案例,DSRC vs. C-V2X最终竞争的胜败不仅在于技术的优劣,更在于产业链发展的成熟度。 02 国际C-V2X标准进展 1. C-V2X标准的业务及技术演进 目前3GPP已经发布了对LTE-V2X定义的27种(3GPP TR 22.885)和5G-V2X定义的25种(3GPP TR 22.886)应用场景。 其中TR 22.885定义的27种应用场景主要实现辅助驾驶功能,包括主动安全(例如碰撞预警、紧急刹车等)、交通效率(例如车速引导)、信息服务等方面。 整合各种典型用例,对LTE-V2X有如下技术需求: 而TR 22.886主要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包括车辆编队、高级驾驶、扩展传感器、远程驾驶四大类功能。加上基础功能,共25种应用场景(来源《3GPP TR 22.886 V15.1.0 (2017-03)》)。 车辆编队:实现多个车辆自动编队行驶。编队中的所有车辆接收头车周期性发出的数据,以便进行编队操作。通过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使得车辆之间的间距非常小(例如几米甚至几十厘米),从而降低后车的油耗。此外编队行驶还可帮助后车实现跟随式的自动驾驶。 高级驾驶:实现半自动或全自动驾驶。每辆车或RSU将其通过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共享给周边车辆,从而允许车辆协调它们的运动轨迹或操作。此外,每辆 车都与周边车辆共享其驾驶意图。这个场景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提高交通效率。 扩展传感器:实现本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或实时视频数据在车辆、RSU、行人设备和V2X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交换。这些数据的交互等效于扩展了车辆传感 器的探测范围,从而使车辆增强了对自身环境的感知能力,并使车辆对周边情况能有更全面的了解。 远程驾驶:实现驾驶员或驾驶程序远程驾驶车辆。该场景可用于乘客无法驾驶车辆、车辆处于危险环境等本地驾驶条件受限的情况,也可用于公共运输等行驶轨迹相对固定的场景。 整合各种典型用例,对5G-V2X有如下技术需求。 Rel-15 LTE-eV2X在与Rel-14 LTE-V2X保持兼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V2X的时延、速率以及可靠性等性能,以满足更高级的V2X业务需求。其相关技术主要针对PC5增强,采用与Rel-14相同资源池设计理念和相同的资源分配格式,因此可以与Rel-14 V2X用户共存且不产生资源碰撞干扰影响。Rel-15的增强技术主要包括PC5载波聚合、64QAM高阶调制、发送分集、低时延相关技术、Mode3和Mode4资源池共享等。 到Rel-16 5G NR-V2X阶段,支持eV2X的所有业务场景。主要研究工作包括设计NR Sidelink、NR Uu接口增强、NR Uu调度NR Sidelink、V2X定位、无线接入技术选择机制、空口QoS管理技术方案、NR Sidelink与LTE Sidelink共存机制、Sidelink频段等。 2. 标准未来演进方向 一方面考虑前向兼容,Rel-16 5G NR-V2X不是取代LTE-V2X,而是增强,是在更高带宽、更低时延下提供LTE-V2X不能满足的V2X业务能力。未来基础的V2X业务可能只通过LTE-V2X进行接收或发送。因此,车企并不需要等待Rel-16的到来,而是现在就可以部署Rel-14。 一方面考虑演进到R17,可能包括UE增强(比如针对弱势道路使用者UE节能增强)、Sidelink演进(比如定位精度、容量增强、可靠性提升、2TX/2RX天线基准等)、结构间隙闭合和增强(Uu Multicast、组播增强、基于网络定位精度增强等)、MDT和SON自动增强(Sidelink QoS评估报告)等。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NR V2X工作频谱问题。待确定如下几个问题:在授权频段上,哪个3GPP(Sub-6GHz或者毫米波)NR频段将被用于NR V2X sidelink?在5.9GHz ITS频谱和其它潜在ITS频谱,什么频率范围和信道位置被用于NR V2X Sidelink?NR V2X sidelink需要多大信道带宽? 可能潜在的NR V2X工作频谱包括ITS无许可频谱(已经分配的5.9GHz,仅用于D2D,有限QoS),通用专用授权MNO频谱(高QoS)、共享频谱(例如许可共享访问,已经讨论在2.3-2.4GHz,需要大量的监管工作),其它无许可频谱等。 03 中国C-V2X标准进展 中国国家层面于2017年成立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由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20个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组织制定车联网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车联网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统筹推进产业发展。 2018年6月,工信部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信息通信)》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电子产品和服务)》系列文件,确定到2020 年,基本建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规范车联网产业发展。2019年5月,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组织全国汽标委编制了《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目前中国已基本完成LTE-V2X相关接入层、网络层、消息层和安全等核心技术标准,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为了推动LTE-V2X标准在汽车、交通、公安、通信行业的应用,一方面推进LTE-V2X标准转升为国标,便于跨行业采用;另一方面在汽车、交通、公安行业,开展功能要求和系统技术要求等上层标准制定。 其中包括转升《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网络层技术要求》、《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消息层技术要求》、《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安全技术要求》、《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安全证书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基于LTE-V2X直连通信的路侧单元系统技术要求》、《面向LTE-V2X的多接入边缘计算 业务架构和总体需求》、《面向LTE-V2X的多接入边缘计算 服务能力开放和接口技术要求》为国标;制定《十字交叉路口预警、车辆编队行驶等功能应用》行标和国标等。 一开始车联网主要提供信息服务类业务,比如定位管理、基于用户行为的UBI(Usage-Based Insurance/User-Behavior Insurance)业务、以及面向B端的车队管理等。当前又回归到出行需求上,为消费者解决安全问题和效率问题。未来,车联网将赋能自动驾驶,实现协同自动驾驶和单车自动驾驶。 现在基于V2X的主要业务场景是面向交通安全类和交通效率类的。以汽车标准委员会T/CSAE 53-2017应用列表中定义的17种典型车联网应用层标准看,其中包括12种安全类业务,4类效率类业务,1类近场支付信息服务。 全力推进和落实C-V2X国际和中国的标准工作,将助力C-V2X车联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欢迎大家提供行业新闻热点,商业合作请联系:1856261343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