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仅存的管理大师,他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
常年的笔耕不辍需要极强的自律能力。直到70岁还在写作的村上春树每天坚持跑步和写作,而88岁高龄仍在写作的菲利普·科特勒,他的秘诀是:更加规律地作息,并在50多年中坚持打网球和游泳锻炼。 据菲利普·科特勒的学生、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区总裁曹虎透露,菲利普每晚10:30前睡觉,早晨5:00起床,每天早晨用近1个半小时处理邮件,“尽管他每天收到过百封邮件,但总是能在24小时内回复。” 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他还放弃了看他喜欢的电视体育赛事,“我也享受其中的乐趣,不过我更喜欢生产,而非消费。” 无论是实物生产还是思想生产,都需要原料的输入。菲利普每天都随身携带纸笔,但凡有洞见闪现,或与人交流时发现亮点,立即记下,当晚回去立即整理在电脑里。 “他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报刊杂志里有启发性的内容,也会当即剪裁收好,放入资料库。每次和我们见面时,都会问他的理论应用到咨询实践后收到了怎样的反馈。”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区合伙人王赛说。 有一次,王赛与他谈起“Free模式在中国已经过时”,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为了在时间窗口掠夺用户,甚至采取“付费补贴”的方式。“他听了很兴奋,要我现场演示滴滴打车App。回美国后,他给安德森写了封邮件,其中就谈到了对硅谷免费模式的升级。” 菲利普在美国的家中拥有多达2万册的藏书,至今仍每天保持不少于2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Part 3? 中国营销人知道菲利普·科特勒,大多是通过《营销管理》这本“营销学圣经”,在这本书里,学术化的、严谨的语言很少能透露出他的个人特色。 图:2005年版《水平营销》封面上的菲利普·科特勒照片 即使是了解《水平营销》等著作的人,对菲利普的印象也只是“现代营销学之父”——封面上那个笑得腼腆的白头发外国老头儿。 事实上他是个很幽默的人。对于被称为“现代营销学之父”这件事,他的回应是:“那么我会称德鲁克为‘现代营销学之祖父’。” 有一次,他在凯洛格商学院教授CEO管理课程时,一位CEO学员站起来,毫不客气地指责菲利普,认为美国不敌日本,经济损失严重的原因就是日本人读了他写的《营销管理》。 菲利普立刻反驳说,“美国人也可以读《营销管理》,也可以应用同样的原理和策略啊。” 2007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再次进入低谷。“我们知道,每一家低增长的上市公司都面临着实现更高增长和利润的压力。我们也知道,一家公司过去盈利的战略现在已经不再奏效。现在是应该设计新战略的时候了。”菲利普说。 为了解决危机时期低增长的问题,他与米尔顿·科特勒合作推出了《逆势增长:低增长时代企业的八大制胜战略》。 图:菲利普·科特勒与米尔顿·科特勒合著的《逆势增长:低增长时代企业的八大制胜战略》 著作出版的时间是2013年,当时中国经济还在保持着5%~8%的增长。而如今,低增长也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的“新常态”。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