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师的自我修养与自我提升
刚工作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我每接触一个项目、一个功能点,都要绞尽脑汁,争取得到最好的方案。同样做一个东西,别人花一天时间,我可能要花两天时间,但是项目时间紧张,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给我,我就只好利用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延续我的思考,即使这样做的还是比其他人稍微慢一些。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很快便接到某产品经理对我的批评,认为我拖延时间、效率低。虽然她也承认设计质量上还可以,但还是无法忍耐我的设计进度。 我知道,进度慢是由于我经验不足造成的,但是只要我坚持对自己高要求,我就可以慢慢的提升;但如果我屈服于现状,为了达到产品经理的时间要求而牺牲设计质量,那么我永远成为不了一个高手。那段时间,我头上一直顶着"做得慢"、"固执"的帽子,但是后来,我成功摘掉了它们,虽然现在还称不上什么高手,但我有足够信心花更少的时间,做出更优质的设计方案,这源于以前的充分积累。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在工作中,我见过不少爱抱怨的设计师,总是说环境不好、别人不好,却唯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这样即使工作经验再丰富,也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识别真相 用户说的不一定是他心里想的,同理,同事对你说的也不见得是他心中真实的想法。 产品经理可能经常跟你说,这个需求特别简单,很快就能搞定,于是你只给自己排了1天时间,等拿到需求文档时,发现其实比预想的要复杂很多,可能一周都做不完。但如果延期了,你又要承担责任。 你发现产品经理画的原型有些问题,你好心的帮他修改了,但他却在评审时提出各种质疑,坚持反对。你经过了解才明白,他其实可能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已。 用研人员说他最近没有时间帮你做人物角色,实际上他可能只是不认可现阶段使用这种方式。 前端人员质疑你的设计方案,说某个控件完全没有必要,其实只是他觉得实现起来好麻烦。 开发人员说某个功能他们实现不了,其实他的潜台词是:给的时间太短了,我们做不完。 中国人一向含蓄,既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想直白的说出来,因此在职场中,需要有一双睿智的眼睛和一颗有洞察力的心,了解别人的潜台词,这样既可以适当的保护自己,也能轻松的破解很多问题。 适度妥协 设计师虽然需要适度的坚持,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坚持,工作中需要适当的变通。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