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图文详解测量网络效应的 16 种方法
相反,如果一种产品对新用户早期的投入要求较低,它可以更容易地让用户转向多租户来进入市场:因为Uber已经有数百万用于叫车的用户的信用卡信息,之前使用另一个食品配送网络的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开始使用Uber Eats。 这里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当用户加入一个新的网络时,他们一开始能获得多大的价值? 对于 Facebook 来说,尽管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加入其他社交网络,但他们的数据、内容和社交网络都在 Facebook 上,因此邀请他们的社交网络和重建他们的社交网络需要高昂的转换成本。 另一方面,对于招聘市场,雇主可以很容易地将他们的招聘规格上传到多个网站,并从很短的时间就开始收到应聘者的申请。 将转换或多宿主的成本提取到一个可量化的度量标准可能有些棘手,而且任何度量标准都将非常具体地适用于这个确切的业务和市场。 潜在的衡量标准可以是用户完成竞争对手的注册和登录流程所需的时间,或者是达到一个产品有用的最低门槛或“神奇数字”的难易程度(例如 Facebook 的10个好友)等等。 与参与度相关的指标6、按时间划分的用户留存 新用户中,用户留存率是否上升? 网络效应的经典定义是,产品或服务对用户的价值,随着使用同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这种用户价值的增加应该反映在用户留存中:较新的用户(在网络规模较大且体验更好时使用产品的人)在任何给定时间段内,都应该比在网络规模较小时加入的用户具有更好的留存率。 然而,在这方面理论往往与实际情况不同,我们经常看到公司的用户留存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这是因为,在评估用户留存率时,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混淆因素是,最老的用户群(尤其是社交网络 / 基于社区的产品)往往是最早接受产品 / 服务的“理想客户”。 那些早期的,通常是高度积极的用户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留存率最高的客户群体,而不是最新的用户群体留存率更高。 其他情况也会影响对这个指标的分析: 竞争对手的存在;超越局部限制的网络效应,因此对每个新地理区域的新用户都是“重置”的;或者甚至是负面的网络效应,即用户的价值实际上会在某个阈值处降低(可能是由于网络太拥挤了或有了“污染物”)。 7、进行产品核心行动的用户留存 按照用户完成了产品核心行动的定义,较新用户的留存率是否有所改善? 深入了解参与漏斗,你要去看看是否有更多的用户正在进行你产品的“核心行动”。核心行动,可以是与从你的产品中获得价值的用户实际对应的动作,和/或与你的商业模式密切相关的动作。 例如,如果Nextdoor(一个社区的社交网络服务)的核心行动是用户在邻近的新闻订阅源上发布内容,那么随着网络密度的增长,他们应该会看到基于这一核心行动的留存率的提高。 这种核心动作留存比仅仅测量登录或应用程序打开更能说明网络的影响。 8、付费用户的留存率 在给定的时间周期内,,按花费的美元计算,较新的用户比老用户留存率更好吗? 订阅和付费产品需要注意付费用户的留存。就群体收入而言,新的用户群体组应该比旧的群体有更好的留存。 为什么?因为为产品付费表明了用户对产品的重视程度,一个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产品变得更有价值——应该在较新的群体中增加付费用户的留存率。 例如,随着Angie’s List——一个家庭服务目录——的网络覆盖率的提高,我们期望看到新的用户群体有更好的留存,在订阅的用户数量方面,应该要考虑到网站的效用更大。 9、按地点/地理位置划分的留存 对于具有基于位置的网络效应的公司来说,参与时间较早的用户是否比参与较晚的用户留存更好? 对于基于位置的网络效应业务,网络效应存在于每个地域市场的基础上,也需要在新的地理位置“重置”。 例如,对于夏洛特的Care.com用户来说,纽约市有更多的保姆,并不影响用户体验;但是当地有更多的保姆确实提高了网络的可用性。 随着每个地理位置区域市场的成熟和网络密度的建立,这些市场的留存率应该会提高。因此,建立市场较长或最成熟的市场往往比较新的市场有更好的留存率。 我们在几乎所有具有基于地理位置网络效应的公司实践中看到了这一点。 10、超级用户曲线(也称为L7和L30图表) 用户是否会转向超级用户曲线?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变得更加投入吗? 超级用户为网络贡献了大量价值,推动了一些最成功的公司成长。 虽然 DAU/MAU (将每日活跃用户除以每月活跃用户)是衡量用户参与度的常用指标,但它也有自己的缺点,而超级用户曲线为理解用户参与度提供了一种更加细致入微的方法。 简而言之,超级用户曲线(通常称为30天使用的L30图表,或7天使用的L7图表)是用户参与度的直方图,显示了用户在给定时间段内积极执行特定行动的总天数。 在分析网络效应时,查看用户在群组基础上采取特定行动的频率,可以让你了解产品是否真的在更多用户中获得效用——也就是网络效应。 如果一个产品对更多的用户来说确实更有价值,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更高频率的参与时段,或者更倾向于与超级用户曲线契合,这应该会反映出来。 市场指标11、匹配率(即利用率、成功率等) 市场的双方如何能成功地找到对方? 任何市场的工作,都是促进供求的匹配。因此,衡量你的成功“匹配率”很重要——买家找到卖家的速度,反之亦然。如何定义这个指标取决于独特的业务。 特定行业的匹配率例子包括:
|